產經

中美經濟累鬥累

接連有大行下調內地經濟增長預測,更指內房積弱是下半年經濟最大風險。 接連有大行下調內地經濟增長預測,更指內房積弱是下半年經濟最大風險。
接連有大行下調內地經濟增長預測,更指內房積弱是下半年經濟最大風險。
內地GDP預測遭削 憂通縮
中美經濟戰開打已5年,由貿易打到科技、貨幣等領域,至今為止,美國通脹危機暫已受控,經濟衰退的風險緩減,美元金融霸權不失;反觀中國經濟疫後復甦不似預期,內房危機不斷發酵,內部需求不振,多家金融機構紛紛跌眼鏡,着手下調內地全年經濟增長目標。若短期內中國當局未能交出提振人心的刺激經濟方案,而美國繼續針對關鍵競爭領域發動圍堵攻勢,只怕這場經濟戰將出現階段性結果,就是美國經濟避過衰退風險軟着陸,中國經濟則面臨通縮危機。
內地第二季經濟遠較市場預期失色,摩根大通等投行相繼下調內地今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恒生指數周一因颱風泰利吹襲休市,周二復市表現重挫,一度失守19,000點關,收市仍跌近400點。看來內地經濟一日未回暖,港股只會無止境地「掛8號波」,風雨飄搖!
摩通估今年GDP增5%
繼美資投行花旗及摩根士丹利齊削今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至5%後,摩通最新亦將相關數字由5.5%下調至5%。該行指,內地自今年第二季以來房地產需求和供應持續疲弱,決策者長遠要平衡經濟轉型,短期則要穩定經濟增長是重大挑戰。
渣打銀行亦因應消費信心疲弱、內房低迷及出口增長放緩,將內地第三季經濟增長預測由5.5%降至5.3%,第四季由5.9%降至5.6%,全年預測則維持5.4%,明年同樣是增長5.4%;預料內地年中或出現短暫輕微通縮,全年年均通脹為1%;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通縮情況則在9月底前見底,全年在負2%至負3%區間。
渣打大中華及北亞區首席經濟師丁爽認為,內房積弱是下半年經濟最大風險,因其經濟體量佔整體國內生產總值(GDP)逾25%,同時影響投資、國家財政、家庭乃至銀行部門資產負債;又估計內地會追加地方專項發債額度5,000億元人民幣,彌補土地銷售收入下降,同時延續地產商再融資政策,並料中國人民銀行今季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降準)0.25個百分點。
港股挫398 騰訊插4%
港股昨日才對內地欠佳的經濟數據作出反應,恒指昨低開89點後跌勢轉急,曾插433點,低見18,979點,收跌398點或2.05%,報19,015點,一舉跌穿20天、50天及250天移動平均線,成交額約951億元,但「北水」結束連續6日淨沽出,淨買入11.76億元。
中資科網股首當其衝,跟消費直接相關的京東集團(09618)及阿里巴巴(09988)各跌4.65%及3.49%,遭大股東Prosus預告進一步減持的騰訊控股(00700)被「北水」淨沽逾14億元,收跌4.59%,美團(03690)亦跌2.56%,合稱「ATMJ」的上述4股合共拖低恒指187點,連累恒生科技指數收跌99點或2.35%,收報4,129點。
瑞銀憂慮通脹乃至宏觀經濟疲弱,不利體育用品股提高售價和毛利率,下調有關企業2024年及2025年的盈利預測,並且調低多隻內需股目標價。被降目標價的李寧(02331)跌2.83%,安踏體育(02020)反攻乏力,收市沒升跌。
反之,與內地全方位角力的美國近日經濟數據勝預期,業績北美貢獻大的股份逆市做好,創科實業(00669)膺藍籌升幅王,見近5個月高位,收市仍升2.29%;手持通用汽車(GM)大客的耐世特(01316)更升5.05%;德昌電機(00179)亦收升0.91%。
滙豐環球研究維持恒指今年目標在19,580點,又以「自下而上」方式挑選中資股推介名單,涵蓋騰訊、安踏和比亞迪(01211)等。安踏收市後公布,同名品牌及FILA零售額上季分別錄得「高單位數」及「10至20%高段」的按年增長。
機構對內地經濟最新點評機構對內地經濟最新點評
機構對內地經濟最新點評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