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行傳拆地方債彈
城投違約風險飆 中央或斥2.5萬億施援
近期針對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又稱城投公司)危機的分析可謂四方八面湧至,甚至鬧得滿城風雨,惹來內地權威部門正視問題。市傳國家開發銀行將出手解救地方債危機,更有大行預計下半年地方政府將獲最多達2.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資金支持,務必要妥善化解這個超級債彈的威脅!
晨星公司分析師譚嘉萍在報告指,恒生中國內地銀行指數近期從5月高位累挫11%,背後原因很可能是市場擔心城投公司債務重組影響內銀的淨息差,但該機構認為,內地國有銀行對城投公司的風險敞口較低。相較於同行,他們的貸款質量又較高,且一向擁有更大的議價能力去挑選資質好的借貸對象,加上寬鬆貨幣和財政政策,以至政府對出現問題的地區銀行提供強勁支持,中國的銀行系統性風險可控。
地方政府利息支出破萬億
野村亦留意到坊間放大LGFV債務問題惡化的焦點,但該行認為,北京可能會通過提高政策性銀行貸款額度、增加地方財政補貼額度、發行專項債券及利用人民銀行的各種貸款便利等多種方式,加大對地方政府的轉移支付力度,並加快基礎設施投資。
在內地低通脹和低息率的情況下,野村又指,北京獲得資金的形式和渠道並不重要,同時今年再下達新一輪專項債額度的實際規模,無論是5,000億元還是一萬億元,也可能沒有多大影響。該行預期,下半年中央將為地方政府提供兩萬億至2.5萬億元資金,但由於土地銷售下滑導致地方政府的資金缺口太大,不足以填補缺口從而阻止經濟持續放緩,僅足夠讓地方政府維持正常運作。
國務院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長期關注地方債的中誠信國際研究院執行院長袁海霞亦有份參與。她指出,地方政府支付債息規模從疫情前6,000多億元急漲到目前的1.12萬億元,佔廣義財政收入比重由疫前3.62%升到目前的6%。若再計及隱性債務及LGFV債務,地方政府的付息壓力接近20%;在疫情衝擊期間,保民生、保工資等壓力不小,容易出現專項債資金被挪用等情形。
境內發債期限縮至2.5年
在債息壓力加劇之際,房地產行業二次探底亦帶來資產負債表收縮風險等多重挑戰。
袁海霞續指,債務嚴監管勢將持續,中長期須加快中央地方財權方面的體制改革;短期出於債務安全考慮,是否可穩妥推進以時間換空間、以息率來緩釋風險,甚或研究新一輪以中央加槓桿為主體的大規模債務置換等方案,亦在業界熱議中。
從多角度來看,專家建言均與官方手段不謀而合。外媒統計,今年上半年城投公司在境內發債的平均期限縮短到2.5年,創有紀錄新低,而城投債平均票面利率亦推高至4.39厘,較去年全年躍升0.45厘。發債期限縮短疊加融資成本回升,從「量價」兩面來看,固然可見籌資壓力有增無減,尤其是在財政實力較弱的區域更為明顯,如雲南、天津和山東地區,同時反映「以債冚債」的再融資趨勢已如期而至。
湖南、廣西、福建、遼寧等地近期都曾發文要求嚴控地方債務風險,具體措施包括約束融資平台、進行績效評估考核,開展專項審計等。江蘇省政府近日發布有關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完善地方政府債務領域的信用評級制度,並建立考核問責機制,把地方政府債務作為政績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強化監管亦幾乎勢在必行。
青島傳設LGFV紓困公司
另有外媒稱,山東青島市成立了一家專為LGFV紓困的公司,該企名為東鼎產業集團,註冊資本達100億元,由國家開發銀行提供資金支持,任務是為青島的城投平台提供流動性支持。消息又指,青島亦有加強債務監控,要求各區縣級在公開債務前的3個月須上報到市級政府,落實還款資金來源,並在債務到期前的一個月內每周上報資金情況,層層提防地方流動資金周轉不靈而陷入違約之心態表露無遺。
值得留意是,有傳人行最新要求銀行收緊自貿區債券投資,變相限制城投公司融資。面對城投公司違約風險不斷上升,近日有傳社保基金減持債券,包括風險較高的城投債及房企債,並着手排查高危類別,不排除會加劇相關債券的沽壓,如何拆解這個超級債彈,頓成當局下半年經濟工作的一大任務。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