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內地上半年晶片進口量縮18%

美國為打壓中國晶片產業發展,力阻華獲得先進半導體生產設備。 美國為打壓中國晶片產業發展,力阻華獲得先進半導體生產設備。
美國為打壓中國晶片產業發展,力阻華獲得先進半導體生產設備。
美國連環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之際,中國亦減少對進口半導體產品的依賴。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集成電路(又稱積體電路,可理解為晶片)的進口額為11,191.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減少17%。若按數量計,進口量更按年跌18.5%,至2,277.7億件。
除了集成電路外,次一級的「二極管及類似半導體器件」進口額上半年亦按年減少14.2%,至784.1億元。中國進口半導體減少,某程度上反映出中國在減少依賴進口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
今年5月下旬,網信辦表示,美國記憶體晶片公司美光科技的產品未能通過安全審查,並限制採購該公司的產品。
Arm計劃上市 英偉達傳入股
與此同時,美國為打壓中國的晶片產業發展,亦不斷擴大技術出口禁令,阻止中國獲得先進的半導體生產設備。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高級研究員Martin Chorzempa認為,美國的制裁同樣會波及南韓,特別是在中國設有工廠的南韓半導體公司可能會受到一些損失,因為內地廠房將難以升級技術設備,變得缺乏競爭力。這些廠房最終可能不得不出售或關閉。
不過,他形容這些制裁是一把「雙刃劍」,雖然會令在華廠的南韓企業利益受損,但長遠而言制裁也會打擊中國記憶體晶片廠的競爭力,為南韓企業帶來更多潛在市場機會。
另外,近年備受關注的英國晶片設計架構專利公司Arm正積極推進上市計劃。曾經試圖全面收購Arm遭反壟斷監管機構制止的美國無廠半導體公司英偉達(Nvidia),有傳聞指其將會投資Arm,成為「錨定投資者(Anchor Investor)」,即承諾在公司首次公開招股(IPO)流程中認購一定額度股票的投資者,形式類似於基石投資者,但認購意向確認時間更早。
外媒引述消息指,英偉達及Arm已主動聯繫美國的監管機構,以應對英偉達參與今次IPO可能會產生的潛在監管問題;又指擁有Arm的日本財團軟銀(Softbank)創始人孫正義親自參與了為今次IPO尋找投資者的工作。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