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經合:AI恐累27%勞工失業 專業人士高危

未來AI可取代人類工作,引起勞工對減薪及失業的憂慮。 未來AI可取代人類工作,引起勞工對減薪及失業的憂慮。
未來AI可取代人類工作,引起勞工對減薪及失業的憂慮。
人工智能(AI)「搶飯碗」!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警告,AI讓27%工人面臨失業危機,當中不僅低技術崗位,專業人士被取代的風險更大,特別是金融、法律、醫學界人士。
報告顯示,意大利、德國和法國等成員國面對的風險更大,而英國和美國則較少。OECD就業、勞工和社會事務主任Stefano Scarpetta表示,儘管到目前為止,AI對就業市場影響有限,但可能是因為這場革命還處於早期階段,未來替代人力的潛力仍然很大,並引起勞工對減薪及失業的憂慮。
AI應用似乎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但OECD指出,AI也會帶來道德挑戰,包括數據保護、私隱、透明度、偏見和歧視等,認為有採取行動的迫切性,以確保AI帶來的好處多於風險,並敦促成員國協調應對措施,以避免「比爛」 。
事實上,為減少成本,美國科技巨頭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旗下半導體研究部門總經理接受外媒訪問時透露,正考慮使用自家設計、一款名為AIU(Artificial Intelligence Unit)、用於AI模型訓練的單系統(SoC)晶片,並應用在新一代雲服務Watson使用,以降低其雲端運算服務的營運成本。
畢馬威斥156億拓雲服務
另全球主要會計師行畢馬威表示,計劃未來5年夥拍微軟(Microsoft),並投放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以加強雲服務及AI等科技的支援力量,從而擴展業務領域,為公司釋放超過120億美元(約936億港元)潛在增長機會。
畢馬威國際全球主席兼行政總裁Bill Thomas表示,與微軟加強合作關係,將確保員工擁有正確的專業知識、技能和工具來克服挑戰,並為客戶提供最佳建議,有助公司成為更敏捷和有彈性的企業。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