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香港寬頻料內地收入3年翻倍

楊主光表示,內地經濟雖然不如預期,但總好過疫情時。 楊主光表示,內地經濟雖然不如預期,但總好過疫情時。
楊主光表示,內地經濟雖然不如預期,但總好過疫情時。
電訊商紛紛跨進資訊科技服務領域,加速收入與盈利的增長。香港寬頻(01310)執行副主席楊主光表示,資訊及通訊科技(ICT)業務需求殷切,不怕出現減價戰,並重申有信心內地業務收入可在本財年起3年翻倍。
息口急升令投資者渴望高息股,香港寬頻派息卻減半,事關2月底止上半財政年度的已付利息淨額按年大漲1.43倍,導致經調整自由現金流(派息比率為此金額最少75%)按年減少48.64%。
強調加息衝擊可控
楊主光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息口上漲的衝擊「可控」,指住宅寬頻客戶很多簽約36個月,整體平均合約期約29個月,乃如同「印銀紙」的經常性收入,這種穩定的現金流令公司有條件向銀行爭取更好的融資條件。公司之前稱會提高利率對沖比率至50%左右。
不過,派息要增長歸根究柢還是服務收入要持久地成長。即使本港電訊收入有人口和企業遷出等陰霾,「我唔覺得服務收入會持續跌,通番關漫遊實升……寬頻齋駁線就實跌,但客戶有Wi-Fi、娛樂、保安等唔同需要,一次過綁埋平過幾張單拆開,迄今呢個策略係成功。」
服務收入靠ICT推動
長遠而言,服務收入更多會由ICT推動,它會與傳統通訊業務綑綁,第二財季亦見企業方案訂單回升,這些合約的收入會陸續入帳並反映於業績上。競爭優勢來自坐擁香港3個寬頻網絡的性能優勢,跟設備廠商的合作關係可降低客戶的系統安裝成本,同時有充裕的相關人才,不囿於服務單一行業,既可應付不同客戶的需要,其挑戰性與共同擁有人制度能激勵他們。
楊主光表示,內地經濟雖然不如預期,但總好過疫情時,而且正是因為企業要設法節省開支,營運才要數碼化,但他們往往沒有相關人才,這時候可向他們提供方案和支援,同時幫助內地企業進駐香港及新加坡拓展海外業務,或為進軍內地的港企或外企服務。上半財年內地收入按年增長約2%至5.44億元,企業服務收入約15%來自內地,客戶包括福士、寶馬和4大會計師樓等跨國企業。
他強調,憑着供應鏈聯繫與迎合客戶需要的技術,兼且生意額和滲透率尚低,內地收入3年增長一倍的目標可以實現,「總有公司要我哋呢啲ICT公司去支援……客戶用開我哋,點解搵過第二間(大搞ICT的內地國營電訊商),試多次啲服務?」
就ICT業務毛利率25%,遠低於寬頻的75%,楊主光認為應以盈利金額論事,「100蚊生意我賺75蚊,依家收多100蚊賺25蚊,盈利100蚊,何樂而不為,但你就話我毛利率得番50%!」ICT毛利率會較波動,因為產品銷售的收入佔比有高有低,但現在更多擔心應接不暇,實際上已能挑選毛利率較高的項目去做,ICT毛利率有改善。
本港寬頻份額續擴
I Squared Capital透過同業環電的收購要約告一段落,原因是否對方低估公司價值?「我唔反對你咁講,哈哈,但唔係我講嘅!」
楊主光認為,公司在本港住宅寬頻市場的份額「追住龍頭」,並將由36%進一步擴大,商業市場的客戶亦會隨地域擴大,現在專注推動盈利增長,對公司和股東均有利。對於股價下跌,「我12蚊有增持,9蚊、5蚊又增持,之後嘅共同持股計劃亦會參與。」
電訊股股息回報率比較電訊股股息回報率比較
電訊股股息回報率比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