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航運費降無礙反彈 中遠海能飆逾7%

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昨日表現疲軟。 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昨日表現疲軟。
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昨日表現疲軟。
疫情過後全球運費持續回落,其中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在下半年開局首日繼續表現疲軟,周一下跌2.1%,報1,068點。不過,一批在港上市的航運股連日反彈,其中藍籌股東方海外國際(00316)收升5.7%,收報111.1元;中遠海能(01138)更升7.25%,收報8.43元。
中遠海控料少賺74%
東方海外母企中遠海控(01919)昨日公布,預計截至6月底止的上半年純利按年減少約74.47%,至165.51億元人民幣,原因是去年同期業績基數較高,公司集裝箱航運業務收入按年下降,導致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
至於中遠海能早前公布,同意下屬上海中遠海運液化天然氣投資和中遠海運石油運輸與中國石油國際事業下屬的佳仕福船務(香港)通過合資公司聯合液化氣體運輸(香港)投資建造兩艘17.4萬方液化天然氣(LNG)船舶,並長期租給中石油國事使用。
加國港口罷工未平息
惟要留意的是,運費趨跌的情況或會暫告一段落,事關外媒報道,加拿大溫哥華港及西岸各港口工人,由於勞資談判破裂,在剛過去的周日起開始罷工,恐擾亂全球貨運。
該罷工潮由國際碼頭及倉儲工會帶領,涉及加拿大30個港口的7千多名碼頭裝卸工人及49名僱主。分析認為,罷工勢影響美國與經由加拿大運送至其他市場的貨物,造成的衝擊不小。
有碼頭營運商稱,2020年經由西岸港口處理的貨物,佔加拿大貿易商品總量約16%。單是溫哥華港每年就處理價值約3,050億加元(約18,038億港元)的貨物,為當地貢獻年產價值119億加元(約703億港元)。
貨運商ITS Logistics貨運與綜合運輸部副總裁Paul Brashire則認為,倘若罷工持續多日,將有大量貨櫃被延誤出貨,料波及芝加哥和底特律鐵路的運輸,出現擁塞問題,並擔心增加的費用最終會轉嫁給消費者,變相淪為「疫情翻版」。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