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復甦動力減 提振有限

踏入下半年,內地料會持續推出刺激經濟措施。 踏入下半年,內地料會持續推出刺激經濟措施。
踏入下半年,內地料會持續推出刺激經濟措施。
外資行憂市場信心弱 地方財政嚴峻
中國復常後經濟增速衝高回落,帶動全球商業活動大上大落,但基建投資向來難獨力為谷經濟起錨,擴大消費及針對性措施尤其是遏止房地產弱勢料將持續,甚至成為不少投行眼中的下半年經濟基準情景,否則一旦地緣政治局勢惡化,內地復甦動力恐進一步萎縮。踏入7月,中國人民銀行高層隨即宣布人事大變動,分析料為「穩經濟」及國際化部署鋪路。
潘功勝或擔任人行行長
曾海外留學的現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成為接替郭樹清出任人民銀行黨委書記的人選,據報經人大常委會通過後,可能再接手人行行長易綱的職務,時隔5年黨委書記及行長均由一人擔任的景象或將重現。換言之,中信股份(00267)董事長朱鶴新空降人行的預期落空,這估計與2012年6月起出任人行副行長的潘功勝在房地產、債券及外匯等領域具豐富歷練有關。
在下半年內地經濟風險湧現,房企債務危機拖累地方財政的關鍵時刻,人行行長是與各國央行交手合作的掌舵人,需在傳遞權威信號、對外闡釋金融周期變化下的央行貨幣政策思路方面不容有失。如最終「選潘捨朱」,將凸顯北京立場謹慎、聚焦「穩經濟」大方向。
野村估數季GDP增長放緩
日資券商野村在6月已出手削減今、明兩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至5.1%和3.9%,並料今年第二至第四季的按季增長率將從首季的2.2%,分別降至0.4%、1%和0.8%,更表明連串刺激措施仍無法逆轉經濟弱勢的看法,因市場信心疲弱、投資情緒負面,賣地收入大減拖累地方政府形成龐大「財政懸崖」。
考慮到內地經濟政策傳導渠道堵塞、人行貨幣政策工具箱縮小,以至當局無法兼顧多個互相衝突的目標等,野村認為,市場不應仰賴一籃子刺激方案會快速見成效且能醫百病,而應轉為接受未來數季經濟按年增長放緩至4%或更低的預期。
普遍觀點皆指宏觀刺激政策的效力正減弱,據渣打預測,中國宏觀槓桿率即債務總額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在今年首季已突破290%水平,料按季飆升8至9個百分點,背後主因內地貸款利率處於歷史低位,信貸增長亦大幅超過名義GDP增速。換言之,貨幣政策空間已不比以往充裕。
更重要是,官方或需為突發的衝擊預留政策空間,特別是今年只是中國領導人新一屆5年任期的首年,過度耗用彈藥將難防中期挑戰。渣打補充,除非全年經濟增長率約5%和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的目標受到威脅,屆時政府將可能採取額外的刺激措施。
瑞銀料樓市下半年企穩
對內地經濟貢獻佔比較大的房地產方面,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仍預料,下半年房地產活動可能企穩,但坦言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若開發商融資壓力沒有明顯緩解,房地產投資和建設活動受壓程度有機會加劇。
據瑞銀的基準情景假設,受惠房策放寬加碼,樓市銷售和新開工有望從第三季起在低位企穩復甦,同季消費進一步溫和回升,經濟增長將再加速。然而,若居民信心持續低迷,房策鬆綁落空,政策支持力度或較溫和,推動下半年經濟增長較上半年溫和反彈到4至4.5%,但仍不大可能抵銷第二季經濟疲弱的影響。
不過,華夏證券行政總裁王榮昆提醒,在去年同期低基數及復常效應下,內地第二季經濟增長仍有望高見7.8至8%。現階段要確保全年經濟達5%的增長目標,就要催谷第三季經濟,估計亦是中央刺激經濟政策「留一手」的原因,所以相關政策在第三季仍有放鬆空間。
中國GDP增速變化中國GDP增速變化
中國GDP增速變化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