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六成港中小企融資需求升

目前香港約有36萬間中小企,佔本地企業數目98%,對經濟復甦起關鍵作用。 目前香港約有36萬間中小企,佔本地企業數目98%,對經濟復甦起關鍵作用。
目前香港約有36萬間中小企,佔本地企業數目98%,對經濟復甦起關鍵作用。
傳統銀行佔新宗數70% 虛銀58%貸款最少百萬
今年以來,中港兩地恢復通關,香港經濟全面重啟,經濟復甦下中小企的融資亦轉趨活躍。有調查顯示,過去一年逾60%香港中小企曾尋求融資,以應付業務發展所需。
全球資訊公司及香港信貸資料服務機構環聯公布的研究結果指出,香港約有36萬間中小企,佔本地企業的98%及私營企業僱員數目的44%,對香港的經濟復甦起着關鍵作用,為使中小企能更容易獲得所需的金融服務,推動普惠金融的生態系統至關重要。在過去一年,有61%的中小企表示需要更多獲取信貸的渠道以把握經濟機遇,而當中25%表示需要更多流動資金。
調查指出,去年香港新增中小企貸款宗數按年下降16%。儘管於首3季均呈現下降趨勢,新增貸款宗數在去年的第四季出現強勁反彈,在香港通關、經濟活動復甦之際按年增加13%。
在去年的新增中小企貸款宗數中,有70%來自傳統銀行。同時,虛擬銀行也開始受中小企關注,去年有4%的新增貸款宗數由此類新興金融機構發行。財務公司所佔的新增中小企貸款宗數逐漸下降,由2020年的31%及2021年的28%,下降至去年的26%。
由於金融機構在疫情期間縮緊了融資額度,中小企所獲得的貸款金額亦有所減少。去年的新增中小企貸款宗數有56%為50萬元或以下的小額貸款,按年增加9個百分點,而只有29%為100萬元或以上的大額貸款,按年下降6個百分點。
然而,虛擬銀行為中小企提供了更大的貸款額。在去年由虛擬銀行發放的新增中小企貸款宗數中,58%的貸款金額為100萬元或以上,明顯高於傳統銀行的35%和財務公司的7%。相反,50萬元或以下的小額貸款僅佔去年虛擬銀行新增中小企貸款宗數的15%,比傳統銀行的49%和財務公司的81%低。
環聯:數碼化提升審批效率
研究又顯示,32%的中小企對冗長且繁瑣的貸款申請程序感到不滿;44%的金融機構指欠缺足夠的分析工具以評估中小企的信貸風險。環聯亞太區首席產品官殷虹表示,數碼創新對改變現狀尤其重要,金融機構可以採用數碼技術和數據分析來改善開戶和信貸評估流程,為新興中小企及達致普惠金融的生態系統作出貢獻。
此外,相對信貸歷史較短的中小企,擁較長信貸歷史的成熟中小企普遍更易獲得信貸。在去年新獲信貸的中小企中,60%企業的信貸歷史長達5年或以上,信貸歷史不足一年的僅佔9%,反映較年輕的中小企在獲取信貸方面面臨挑戰。
籲金融機構採雙重信貸評分
殷虹稱,許多中小企和初創企業或因信貸歷史有限而無法獲取所需的信貸服務。利用替代數據如電訊和水電煤帳單,金融機構可獲得有關中小企信貸風險的額外分析,從而更妥善地管理風險,長遠為更多小型企業提供信貸服務;而透過結合商業和消費者信貸數據的雙重信貸評分,能全面評估中小企持有人,更準確地預測中小企表現,比單一評分模式具有更強的預測能力。
去年新獲貸款中小企信貸歷史佔比去年新獲貸款中小企信貸歷史佔比
去年新獲貸款中小企信貸歷史佔比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