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內地車企盈利望5年內好轉

中國電動車市場競爭白熱化,顧問公司麥肯錫中國區汽車諮詢業務負責人管鳴宇直言,中國車企盈利能力嚴重不足,汽車業務長期「失血」的局面必須盡快得到扭轉,「畢竟只有賺錢的企業才能在智能電動汽車賽道上進行長期投入」。惟相信未來3至5年內地車企的盈利狀況有望好轉,在2030年前後,全球10大車企裏一定有3、4家為中國企業。
華首5月進口車挫28%
他接受內媒訪問時表示,中國車市規模和利潤均佔全球汽車產業三成左右,可是在全球汽車市場這塊「蛋糕」分到的利潤區卻不足5%,與中國車市規模地位不匹配。該企又預測,到2025年中國品牌的市場份額將提高至60%,5年內實現汽車行業有史以來最大躍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首5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前10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按年增長62.8%,佔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85%,比去年同期多8.3個百分點。當中,比亞迪股份(01211)首5月銷量按年飆升97.7%至逾100萬輛,市場份額34.1%,該會維持今年車市銷量增長3%目標。
車企消息方面,內媒消息指,本月比亞迪成立10家汽車銷售公司,地點包括武漢、深圳、天津、東營、無錫、鹽城及安丘等地。此外,廣汽集團(02238)管理層指,廣汽埃安今年計劃產銷50萬輛純電汽車,並啟動海外業務工作,力爭2025年產銷量突破100萬輛,且正全力推進首次公開招股(IPO)工作。
由於內地汽車電動化,進口車銷情大減。乘聯會數據顯示,繼去年內地進口車數量僅得88萬輛後,今年5月的汽車進口僅5.84萬輛,按年跌18%,而首5個月進口量亦僅28萬輛,按年跌28%,銷情降至10年冰點。
Tesla連環遭投行削評級
至於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遭摩根士丹利和巴克萊等投行下調投資評級,最新有高盛加入行列,將其評級由「買入」降至「中性」,目標價248美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