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股市估市:資金恐外流 港股難樂觀

利淡因素充斥,恒指走勢未可太樂觀。 利淡因素充斥,恒指走勢未可太樂觀。
利淡因素充斥,恒指走勢未可太樂觀。
俄羅斯內亂事件一度在周末成為了股票市場休市期間的話題,投資界也曾擔心地緣局勢緊張下,將會影響周一環球市場的投資氣氛。可幸的是,事件在周一開市前已平息,從美元走勢看,未見明顯的避險情緒。當然,美國債息也有下跌,而VIX恐慌指數亦有上升,不能排除投資者不擔心,更何況俄羅斯內亂事件是否真的告一段落,事件可能死灰復燃,這是難以估計的。
聯儲幣策取向成焦點
不過,環球資金上周在事件發生前已出現逆向,據美銀統計,截至6月21日的5個交易日中,科技股出現20億美元的資金外流,是過去10周以來的最大流出量。美銀警告,華爾街對人工智能(AI)的熱情可能正在消退,今夏美股下跌的可能性大於上漲。上周美股表現不佳,3大指數多周連續上漲終結。納指下跌1.44%,創3月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此前該指數已連續8周上揚。本周市場重點密切關注聯儲局的貨幣政策立場與前景。市場認為,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表現得相當鷹派,周三和周四的國會證詞中表示,預計今年還會加息一到兩次,並且認為短期內不會減息,他還解釋道,美國通脹壓力仍然居高不下,打擊通脹使其回落至2%的過程「任重而道遠」。
談到減息,鮑威爾認為必須等到官員們對通脹回到2%目標更有信心時再進行,但這種情況不會太快發生。而適逢本周將會公布美國個人消費開支(PCE),被認為是下月議息前最值得關注的數據之一。較安慰的是,美國財長耶倫再次認為,美國陷入衰退的風險正在降低,並指消費者支出放緩可能是完成遏制通脹行動的代價。因為勞動力市場顯示出彈性,而通脹正在下降。不過,事實上,聯儲局正在收緊政策,因此不可能說沒有風險。
港股在6月出現「先富後窮」的走勢,而期指結算在即,加上基金半年結將於本周完成,而人民幣持續走弱下短期難以看到回穩迹象,恒生指數走勢未可太樂觀。
兩因素致人民幣貶值
從基本面看,人民幣貶值主要由兩個因素所致。其一是經濟基本面共識的變化,美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增速從0.4%向上修訂至1%;與此同時,中國第二季度GDP按季增速從1.2%向下修訂至0.4%。其二是貨幣政策的差異,美國聯儲局議息會議後,點陣圖顯示上調2023年加息展望0.5厘,到5.5至5.75厘。相反,中國對實體經濟維持合理充裕的流動性供應,調降逆回購利率,及後也下調了一年期和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令10年期中債美債息差達到了僅次於2022年10月末的低位。此情況下,美元資產吸引力遠遠大於非美元資產,未來或加快出現資金外流港股的情況。
技術走勢上,恒生指數由6月初的18,044點水平反彈至20,155點水平後,已跌穿黃金比率0.618的重要支持水平(即18,851點),假如本周未能及時重上18,851點以上,下跌幅度最少以前底18,044點作為目標。
元宇證券基金投資總監 林嘉麒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