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維他奶轉賺 復派息

吳茵虹(右)稱,維他奶已實施一連串措施以控制成本。左為行政總裁陸博濤,中為執行主席羅友禮。 吳茵虹(右)稱,維他奶已實施一連串措施以控制成本。左為行政總裁陸博濤,中為執行主席羅友禮。
吳茵虹(右)稱,維他奶已實施一連串措施以控制成本。左為行政總裁陸博濤,中為執行主席羅友禮。
港上財年收入增10% 料成本壓力持續
維他奶國際(00345)截至3月底止全年轉賺4,572.1萬元,扭轉前一財年虧損1.58億元的頹勢,每股盈利4.3仙,宣派末期息每股1.4仙,連同中期息全年每股共派2.7仙。不過,集團直言成本壓力或持續。該企股價昨日跟隨大市向下,收報12.62元,跌1.86%。
截至3月底止全年,維他奶收入63.4億元,按年跌2.47%,若扣除匯率變動則增長約2%;毛利率47.5%,按年略改善0.27個百分點。
期內,集團錄經營溢利1.03億元,扭轉前一年度經營虧損2.12億元,主要由於有效成本控制及內地業務推廣,且在港業務獲得的政府補貼有所增加,集團亦有採取特選定價措施,以緩解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且不諱言短期內由於原材料與公用開支價格及物流開支預計將持續高企,成本壓力或會持續。
加價視乎市場接受程度
為了應對成本上升,首席財務總監吳茵虹表示,集團在去年10月已針對內地市場加價,香港在今年4月加價,澳洲亦如是,各個市場平均加價幅度為單位數,未來會否展開新一輪的加價行動,還須視乎市場對價格變動的接受程度、原材料的採購工作進展及成本控制效果,總括而言還要「Wait and see」。
吳茵虹補充,集團已實施一連串措施以控制成本,包括透過長期合約鎖定原材料價格、擴大供應商基礎,以及透過一些創新方法,以較低價格維持質量。至於原材料價格今年會繼續上升,惟升幅料低於去年。
香港市場乃集團最大盈利來源,集團指,銷售策略有效地執行、取消旅遊限制後的人流改善,以及受惠於上課日數增加的維他天地小食部業務,帶動該市場收入年內按年增長10.85%至21.43億元,經營溢利按年亦增近一成至2.18億元。不過,撇除疫情相關政府補貼,原材料價格及生產成本上升實際拖累香港市場的經營溢利倒退13%。集團未來將繼續推廣核心產品,並推動急速增長的新鮮短保質期產品系列。
內地業務扭虧 擴創新產品
此外,內地市場年內成功虧轉盈,錄經營溢利4,591.8萬元。集團表示,「維他奶」品牌將透過市場推廣活動帶動核心產品銷售,「維他」品牌則利用便利店消費渠道,推動其水果、無糖、氣泡等飲品系列。
對於集團恢復派息,管理層昨日重申此乃按既定程序,考慮盈利、現金流、未來資本開支計劃及競爭對手做法等多個因素。另集團表示,本財年將繼續投資「維他奶」及「維他」品牌,迎合市場趨勢的創新產品將擴大業務規模,重申對業務的長期盈利增長軌道充滿信心。
維他奶國際全年業績維他奶國際全年業績
維他奶國際全年業績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