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名家筆陣:華3大經濟引擎僅消費可期

過去5個月,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見改善。 過去5個月,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見改善。
過去5個月,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見改善。
一直以來,中國經濟分別由出口、投資和消費這3大引擎帶動。究竟目前它們的走向如何?
外企減買貨 出口堪憂
在疫情期間,西方國家受封城影響,難以外出消費,轉移向網上購物,導致消費品需求大增,存貨大減,也帶動了內地出口強勁增長。但自去年初開始,疫情慢慢結束,外出消費也漸漸恢復正常,購物減少。因之前存貨水平實在太低,所以去年出口主要為補充存貨。根據美國統計署數據,存貨對銷售的比率在今年3月底已經回到了1.39,大約為疫情前水平。這代表過去兩年有利於中國出口的環境基本結束。在2019年疫情前,中國佔環球貨物出口大約13%,在2021年疫情高峰時升至15%。假如出口佔比回到疫情前水平,今年出口有機會微縮。
另一方面,有不少投資者擔心,長遠來看,地緣政治和勞工成本上漲或許會影響中國出口的競爭力。難以否認,確實見到有公司正在考慮中國「加一」模式,「加一」代表多找一個中國以外的生產基地,希望能藉此減少對中國生產的依賴。但今年初到4月的出口數據顯示,中國出口按年仍然增加了2.5%,而「加一」熱門地點越南、印度和泰國等,同期出口按年卻下跌11.8%、4.7%和2.2%。儘管中國5月出口按年下降7.5%,但即使算上5月,中國今年累計出口仍上升0.3%。
固產投大幅提速不易
至於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估計會維持在中個位數水平,要大幅提速不容易,因之前房地產佔比大,其他行業投資一時三刻難以取代其貢獻。但從官方提供的分項數據來看,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點已經從房地產轉移至其他行業,包括汽車製造和高科技行業等等,基建投資增幅也加強了一點。另一個問題在於私營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動力不足,去年全年增長率只有0.9%。今年頭4個月按年更只增加0.4%,遠低於整體固定資產投資4.7%的增長。雖然沒有足夠數據再細拆,但估計房地產投資減少是私營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減慢的原因之一。目前已見到政府慢慢地放鬆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但房住不炒的主調應不會改變。
最後為消費,以目前看來,消費正在緩緩改善中。過去5個月,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每月見到改善,也連續5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以上。家庭扣除了負債之後的淨儲蓄對GDP比率更由去年初的32%升至今年3月的44%,代表民眾是有能力去消費的,但暫時卻採保守取態,情願把現金儲蓄起來。
整體來說,3大引擎中的兩個,出口和投資正在休息踱步,靜待其變。至於消費,卻正開始昂首起步。
行健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分銷總監 石醴泉(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以上只反映當時觀點,並非投資建議,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