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港經濟景氣仍淡 地區競爭靠邊站

眨眼一年又接近過了一半,可香港經濟復甦進度不似預期。最新數據顯示,5月的經濟景氣指標跌至年內新低,若然6月尚未見大起色,第三季有再陷衰退邊緣之虞。事實上,香港股市與樓市的疲弱狀況,正反映香港「缺水缺才」、港府施政不到位及外圍景氣不明朗的影響浮現。偏偏港府官員仍老神在在,一味唱好。最怕是解除防疫首年的反彈潮過後,香港經濟或陷入「L」形走勢,長期在低位徘徊,既難以恢復至疫前的水平,在競爭力不進則退下,面對激烈的地區競爭,只有被迫靠邊站!
反映香港經濟景氣的採購經理指數(PMI),5月回落至50.6水平,按月倒退的同時,亦創下去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且再次逼近50的「盛衰分界線」。其實,數據表現與市民的親身感受到兩地通關效益正漸漸減退的情況相近,奈何港府仍信心滿滿,沒有多大危機感,確令人費解。
最新經濟數據顯示,整體訂單與新出口訂單升幅按月收窄;消費性服務業景氣在消費券及內地旅客支持下表現尚可,但製造業明顯萎縮;成本飆升擠壓利潤空間,使企業經營信心下降;在預示需求放緩下,企業將去庫存,致今年來首次減持投入品存量。若企業投資放緩趨勢未能在短期扭轉,下半年實未許樂觀。
香港經濟景氣每況愈下,大概可以從港股的疲弱表現得到印證,畢竟股市就是經濟的晴雨表。再看樓市,港府死抱過時的辣招不放,住宅樓市新盤銷情慢,二手則劈價成交不絕,官地不是流拍就是低價成交。至於商用物業,中環甲級寫字樓空置率飆升,與同區競爭者新加坡寫字樓市場的熾熱狀況,可謂形成了強烈對比。一則反映香港的寫字樓市場供求嚴重失衡,二則也反映香港金融市場不振,交易量萎縮,外資只好縮減在港經營規模,致辦公室需求大減,本地與中資合計也無法填補需求缺口。商舖市場更具透明度,觀乎油尖旺等昔日旅遊消費旺區的吉舖仍多,就知道實情與港府口中的穩定復甦有出入。
若然內地經濟好,居民消費與投資意欲強,香港還算有所靠。偏偏如今內地經濟復甦亦有失速之虞。再講,過去3年香港的移民及退休潮,令勞動人口大減,少了一批具消費力的中高產及年輕人口,也是消費市道復甦不似預期的一大原因。說到底,難以寄望港府繼續用公帑來長期派消費券谷消費,招攬專才與北水來港,進度亦非港府可以控制。
港人總希望政府對經濟前景胸有成竹是有實際部署而非假大空,畢竟香港經濟經歷了社會動盪與新冠疫情,更成為中美博弈的磨心,元氣已大傷,內外形勢均已起巨變。港股繼續「彈完又散」,一浪低於一浪的話,既不利吸引企業上市,也難以養活金融業,所謂「良禽擇木而棲」,人才繼續四散是必然結果。
面對亞洲地區來自日本、新加坡等對手的競爭日趨激烈,香港難免給比下去,再不實實際際設法刺激經濟、吸引資金與人才、激活市場交投與對前景信心,香港的惡運只怕未完!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