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金融戰美日聯鳴 華拆招步步為營

美國經濟如今備受內部問題困擾,惟卻絲毫未有放輕對中國的壓迫,尤其是在金融與貨幣戰上,愈來愈多迹象美國與日本相配合,聯手出招牽制中國,以保美國勢力在亞洲的影響力。可見未來中國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方面,絕非坦途,應對危機步步為營。
去年美元一匯獨強,至今仍令人歷歷在目,當時日圓大幅貶值成就美元強勢頗受注目。畢竟在外匯市場,美元之外,以國際流動性和避險功能計,日圓本是資金的另一選擇,若非日本與美國的貨幣政策背道而馳,相信當時日圓亦可發揮避險功能,偏偏日本一直堅持偏寬鬆的貨幣政策,日圓大貶,歐元又備受俄烏戰爭及能源危機衝擊,才能造就美元獨強,致令人民幣貶值不能幸免,其他新興市場在貨幣貶值和金融市場波動下,更是吃盡苦頭。
至今,美國經濟衰退風險不斷增加,加上近季爆發地區銀行危機,且多國正嘗試減少在國際貿易中使用美元來進行支付結算,去美元化頓成全球焦點。不過,此期間,即使日本經濟數據有起色、日本央行新行長也已上任,惟至今日本未有改變寬鬆貨幣政策。弱日圓對日本出口業帶來支持,從而提振經濟景氣,走出通縮,也成功吸引外資目光重投日本股市。近季日股升勢明顯,主要股指紛紛創下多年來的新高,一下子就成了亞洲股市的焦點所在,這可以說是過去逾30年來鮮見的場面。反觀中國重啟經濟後,次季以來增長放緩,內部需求與資產價格不振,一時間被日本的旺景比下去。
同時日本與南韓關係破冰,日本更廣邀美、韓、台資等晶片大廠到日本設廠,好明顯是要配合美國的晶片聯盟行事。日本動作多多,經濟翻身自然得益,這也符合美國在亞洲的利益,以牽制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彰顯美國的印太戰略成功。無可否認的事實是,中國雖然是亞洲強國,卻未具統一亞洲勢力的本領,東盟對中國有戒心,東南亞諸地亦不抗拒美國在亞洲維持秩序,更欲引入撤華的美資在當地投資,一切都走不出一個「利」字。
日本向來是美國在亞洲的棋子,未來在晶片及金融貨幣政策上,相信都會更配合美國的遏華戰略以從中得益。在國際貿易中,中國得與美國的聯盟力量抗衡,絕非容易應付,兩大陣營的角力將持續升級。中國得盡快理順內部矛盾,設法刺激內需,打好內循環王牌,並加快利用香港這國際金融中心,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得有心理準備,面對美日的金融聯動,人民幣國際化所面對的競爭只會愈來愈大。
近日中國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採購美資晶片大廠美光的產品,也許說明中國仍緊握大市場的王牌。可實際上在晶片領域,中國始終受制於高端晶片及設備的技術瓶頸,今次選擇向美光開刀,相信已衡量過美光的產品有其他替代供應,免得搬石砸腳。美企這些年雖減少對華單一市場銷售的依賴,惟遇上大客斷單,難免會加大在經濟衰退中的經營困難。兩強都沒有致勝的十足把握,意味未來國際上將有更多的合縱連橫,以重建世界權力平衡點。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