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財金觀點:雙幣交易勢增港股競爭力

在目前的港股通機制下,內地投資者通過滬深港通南向交易購買港股時是以港元計價,再以人民幣進行交收和結算,難免需要承擔匯率變動的風險。特別在全球市場動盪、匯率大幅波動時,都會產生較大的匯率兌換損益。故香港交易所(00388)去年宣布即將推出「港元-人民幣雙櫃台模式」及雙櫃台莊家機制以來,受到市場歡迎和關注。
早前港交所公布了幾輪該模式相關的測試安排,以協助參與者進行測試,模式已到達了實質性推動階段。昨日港交所更已公布,「港元-人民幣雙櫃台模式」擬於6月19日推出,並指市場已準備就緒。
「港元-人民幣雙櫃台模式」是指同一家上市公司可以用港元和人民幣兩種貨幣計價和交易其股票。這種模式下,內地投資者可通過人民幣櫃台直接交易港股,實現港元和人民幣上市股份的直接轉換,顯著降低以往模式下的匯率兌換成本和匯率風險。而雙櫃台莊家機制旨在讓莊家提供流動性,盡可能減少港元櫃台和人民幣櫃台之間的價格差異,還對莊家提供了印花稅減免。
促進企業價值提升
對未來實施雙櫃台模式的上市公司而言,該模式能為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提供新的交易貨幣選擇,提供更多融資渠道,在提升交易便利性和靈活性的同時還能降低融資成本和風險,並有利於刺激企業股票流動性提升,促進企業價值提升或修復,縮小A、H股溢價。
數據顯示,已有23家港股公司遞交雙櫃台模式申請,佔證券市場每日成交量的逾40%,且幾乎都是交易靈活性和流動性比較強的股票。有優質股票率先申請,相信能夠帶動更多企業加入,為港股市場帶來更多元化的機會和產品。此外,值得留意的是,香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都可以申請增設人民幣櫃台,長遠而言,將有助於香港與內地的房託基金市場更好緊密的聯繫和互補。
加強與內地互聯互通
整體來看,目前人民幣雙櫃台模式是熱門趨勢,對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強化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和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的樞紐作用,都有很大的意義。同時,隨着愈來愈多企業實現雙櫃台模式,也會有更多人民幣資金參與港股交易,都有助於改善港股市場整體的流通性,並進一步提升香港市場的活躍度和競爭力,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
意博資本亞洲管理合夥人 鄧聲興(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