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商品分析:生物燃料助追逐綠能商機

航空企業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有助實現減碳目標。 航空企業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有助實現減碳目標。
航空企業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有助實現減碳目標。
生物燃料的發展速度驚人,全球產能正在加速當中,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2022年再生能源》報告,植物油及廢棄油原料需求預計在未來5年間上漲56%。
美國與歐洲逐漸以可再生柴油替代生物柴油和乙醇,而在印尼、新加坡和印度,預期生物柴油、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和乙醇會出現增長。新加坡一直是生物燃料的參與者,特別是在SAF和船用燃料方面,而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廢食用油出口國。
中國解鎖廢食油潛力
廢棄物和渣滓這種原料類別包含廢食用油,將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生物燃料投入。IEA估計,廢棄物和渣滓在原料的總佔比將從2021年的9%,增長到2027年的13%。生物燃料投入中,廢棄物和渣滓逐漸增長的原因之一,在於黃豆種植量有其自然限制,在美國,黃豆油是生物燃料和可再生柴油的主要原料。
此外,歐盟立法也因為環境理由支持以廢棄物和渣滓油作為原料。舉例來說,廢食用油巧妙地迴避了「食物還是燃料」的辯論,因為廢食用油已經用於食物用途。
中國的飲食文化豐富,而且用油量大。中國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廢食用油出口國,根據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的工作文件,中國剛開始解鎖其廢棄物和渣滓原料的潛力。據估計,僅在成都,四川火鍋每月平均製造的廢油就高達1.2萬噸。
可再生柴油增長速度最快,可能也是需求最高的生物燃料,因為可再生柴油可用於未經改造的柴油引擎。兩年前,美國生產的生物柴油超過可再生柴油將近3倍,可再生柴油的產量不僅已經跟上生物柴油,在2022年末,美國的可再生柴油每月產量已經超過生物柴油。
美國可再生柴油產能上升前,其廢食用油經常出口到新加坡轉化為可再生柴油,再重新進口到美國作為車輛燃料使用。現在美國的可再生柴油產能增加,便將廢食用油留在國內進行煉製。現在中國面對來自新加坡、歐洲和美國的競爭,爭取出口渣滓油和廢油。但隨着中國着眼碳中和,他們可能會開始將自己的廢棄物和渣滓原料留在內地煉製。
可持續航空燃料需求升
除了歐洲和美國以外,新加坡和日本是全世界SAF的主要來源。SAF的需求增長加速,很大的原因是國際航空業碳抵換及減量計劃(CORSIA),國際民航組織採用此倡議制,要求從業者自2021年起進行航空碳排放報告。SAF被視為脫碳的重要因素,因為航空無法以電力作為動力來源,目前仍未出現能驅動一整架飛機的電池。生物燃料製造商Neste在新加坡擴廠,預計會在近期大幅提升SAF的產能。
新加坡是繁忙的港口,目標是在2050年達到零海洋排放,並達到當地港用艇完全使用電力和生物燃料。根據Argus說法,新加坡為海上船隻供應了7萬噸的生物燃料。
全球生物燃料市場環境和風險不斷演變,而且漸趨複雜,市場參與者的風險與風險管理需求也水漲船高。氣候、地緣政治、供應鏈問題或其他事件都可能在任何時候影響任何商品。隨着供需模式持續轉變,必須在未來數月、數年內持續關注這些市場。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