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14國近達供應鏈協議

中美博弈下,全球化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生態徹底改變。 中美博弈下,全球化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生態徹底改變。
中美博弈下,全球化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生態徹底改變。
美夥盟友建預警系統防貿易中斷
美國聯合其盟友大搞「半球化」,圍堵中國的步伐從未停歇。消息指,由美國主導、成員達14個國家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貿易談判,最快有望下周宣布在供應鏈合作方面達成協議。會談的重點是在各國看到供應鏈中斷風險時,發出預警的系統。美方昨日亦承認,美國晶片廠美光科技(Micron)與日本就製造下一代儲存晶片的援助協議,是要開創反擊中國脅迫外交的先例。
消息指出,此次IPEF的貿易談判,是要避免新冠疫情流行期間全球供應鏈斷裂歷史重演。據悉,除了供應鏈外,IPEF本次另有3大重要議題,包括能源轉型的清潔經濟(Clean Economy)、涉及賦稅與貪污議題的公平經濟,以及貿易。儘管供應鏈合作取得進展,但其他議題的歧見暫時仍難化解。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負責貿易議題談判,其他3項則由商務部長雷蒙多負責。
日前有消息指,日本政府將補貼2,000億日圓(約113億港元),助美光科技在廣島工廠引入極紫外光(EUV)光刻機,建立業界最先進的「1-gamma」工藝生產線。美國駐日本大使Rahm Emanuel表示,美國與日本將齊心協力保護供應鏈,又指中國對美光、美國諮詢公司貝恩及明茨集團的調查作為中國試圖恐嚇公司而非國家的例子。就有關如何應對中國行動的討論將會在七大工業國集團(G7)的公報當中出現。
英特爾深化與日企合作
中美爭霸之下,美方與盟友一直防止內地得到高階晶片技術。根據法國外貿銀行的報告,目前內地晶圓代工的生產力,主要集中在16納米或以上的較低階晶片,高階3納米或以下則由南韓和台灣兩地壟斷。
日本在高階晶圓代工上亦落後其他地區。英特爾(Intel)行政總裁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對日本媒體表示,該企將深化與日本公司和研究機構的合作,開發半導體製造的技術和材料。當中3個領域:推動可持續半導體製造、發展Exascale等級超級電腦和量子計算,以及增強從基礎設施到封裝、組裝和測試的製造生態系統,讓日本繼續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
英10億鎊振興晶片業
晶片被視為新的工業革命,各國都加緊投資。英國新成立的科學、創新和技術部(DSIT)宣布,在10年內投資10億英鎊於半導體產業,其中兩億英鎊於2023至2025年投放,藉此強化國內產業和晶片供應鏈。此戰略側重於英國在半導體設計方面的角色。
除了晶片之外,美日亦加強電動車電池的合作。外媒報道,日本松下控股(Panasonic)日前宣布,計劃於北美新建至少兩家工廠,以提高電動車用電池產量。
報道指出,有關做法是替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規劃,到2031年3月將其電動車電池容量提高至每年200GWh(吉瓦時),是特斯拉截至今年3月底時的4倍水平。
全球晶圓代工產能分布全球晶圓代工產能分布
全球晶圓代工產能分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