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中美貿易脫鈎 全球化無回頭

中國不斷減少進口美國貨。 中國不斷減少進口美國貨。
中國不斷減少進口美國貨。
華進口美國貨總額5年僅升5.6% 遠跑輸通脹
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逆全球化的趨勢一直持續,美國以國家安全為名施加出口制裁、關稅及其他貿易壁壘已成為新常態。在此背景之下,中美兩國的貿易卻「不跌反升」,去年雙邊貿易的名義金額甚至達到6,906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如此情況實在令人感到意外,惟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的報告指出,單看此數字其實頗具誤導成分,兩國的貿易脫鈎實際上依然是「進行式」。
PIIE指,美國對華出口實際上不斷偏離長期趨勢水平,去年更進一步惡化,偏離預期值23%,反映全球兩大經濟體相互依賴的程度正在降低,單看個別數字其實有一定的誤導性。
美對華出口無望返貿戰前
事實上,中美貿易金額之所以創下新高,背後有很多原因。其中最大原因在於美國的通脹數字強勁,哪怕從中國進口的貨物維持不變甚至有所減少,物價上升都足以令貿易的名義金額大增。比較合理判斷中美貿易形勢的方法,是關注其雙邊貿易額佔整體貿易數字的比重。
根據PIIE的推算,按中國從2017年起的整體進口增長趨勢,2022年中國進口的美國商品與服務總額的「理論預期值」應該為2,079億美元,惟實際上只得1,599億美元,僅比貿戰前的2017年略高5.61%,遠遠跑輸通脹。若對比預期值與實際值的差異,過去兩年也不斷擴大,由2020年時低16%,到2021年時低22%,去年進一步擴至23%。換言之,美國對華出口額是「明升暗降」,中國正不斷減少美國進口的比重,減低對美國的依賴。
美狂出狠招 半導體輸華續跌
雙方貿易脫鈎的情況,最能體現在製造業商品的出口數據。去年中國自美國進口的製造業商品總額為653億美元,按年跌3%,以金額計雖然好過2020年及2019年,惟仍低於貿易戰開打前的2017年。報告更直指︰「沒有任何迹象顯示美國對華出口的商品有可能回復至貿易戰前的軌迹」。
眾多製造業商品中,半導體是美國對華製造業產品出口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去年出口跌22.72%至102億美元。報告又指,去年10月美國宣布了更嚴格出口管制措施,限制企業向中國出口高端半導體設備及晶片,因而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可能持續下跌。
已經「歸邊」美國的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選擇在當地組建先進製程晶圓代工廠,以配合美國的本地產業發展宏圖,此乃全球化逆轉又一實證。台積電創始人、「半導體教父」張忠謀赴美出席活動時,也若有所指說︰「全球化幾乎已死」、「自由貿易幾乎已死」。
學者:Apple仍依賴中國製造
不過,著名美國經濟學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政治經濟學教授Barry Eichengreen卻有另一種看法。他認為,有關全球化已死的觀點被媒體所誇大,以蘋果公司(Apple Inc.)為例,就算有諸多的地緣政治風險,目前該公司依然主要依賴中國製造。再者,就算有部分iPhone生產線從中國移走,也只是轉到了越南和印度,依然沒有將生產帶回美國,只是全球化的方式改變了而已。
美國限制企業向中國出口高端半導體設備及晶片。美國限制企業向中國出口高端半導體設備及晶片。
美國限制企業向中國出口高端半導體設備及晶片。
美對華出口偏離長期趨勢水平美對華出口偏離長期趨勢水平
美對華出口偏離長期趨勢水平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