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環球市風高浪急 外匯基金難言穩

今年首季,中、港兩地重啟經濟,為全球景氣帶來一點起色,投資市場有喘息的機會。香港的外匯基金連續兩季錄得正回報,雖然尚未追回去年失地,但總算暫時止住蝕本門。不過,隨着美國經濟步入衰退的可能性不斷上升,美國加息周期有提早完結的迹象,一旦避險情緒復熾,得提防會引爆美國股市大冧市,聯儲局緊急降息應對,並推動資金再次「萬劍歸宗」流向美元。環球金融市場隨時重演風高浪急的一幕,當局得致力提高外匯基金的防禦性及多元性,以提防「無險可避」的情況會再次出現。
去年外匯基金虧損兩千億元,創下最差投資紀錄;同時財政儲備急挫至八千億元水平。外匯基金嚴重損手、政府財赤大幅上升,儲備大跌,難免令香港人擔心金融穩定。雖然,時至今日,即使銀行體系結餘不斷下降,聯匯制度仍然穩定,惟整體金融市場氣氛的復甦進度不如預期,如今一年已踏入第5個月,上半年金融市場表現總體乏善足陳,下半年向下的壓力更愈來愈大。
說到底,美國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失敗,全球都要分擔其惡劣後果,香港亦無例外。過去3年新冠疫情期間,全球供應鏈大受影響,聯儲局多番強調通脹屬短暫性;惟3年疫情過去,上月紐約聯儲的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創下2008年以來的新低,但通脹卻仍然高企,說明聯儲局一直錯判形勢,先是過量印鈔,繼而是太遲出手控制通脹。未來很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美國經濟衰退,通脹不下,金融風險大幅飆升。
近月美國爆發的銀行業倒閉事件,只是冰山一角,銀行業風險向幾大業者傾斜,一旦爆險必然是超級「黑天鵝」。環顧世界主要市場,美國股、樓估值仍然偏高,一旦崩盤,非但美國當災,全世界都遭殃,尤其如今全球樓泡普遍仍嚴重,一旦爆破,後果不堪設想。
要知道,美國經濟走弱,若聯儲局非但要停止加息,更要減息刺激經濟的話,美元理論上看淡。問題出在美國仍坐擁國際主要儲備貨幣地位,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避險貨幣,一旦美國金融震盪引發全球避險情緒急速升溫,資金全面流向美元的情景或再出現。股匯翻波,誠然又再會加大外匯基金操盤的難度,故且別為連續兩季錄得正數而高興得太早。
更令人擔心的是美債的去向。美國政府債務上限問題尚未解決,美元信用每況愈下的趨勢,累美債持有人愈感不安,並嘗試將部分資金轉到非美貨幣資產以分散風險,包括泊在沒有利息回報的黃金市場,並在貿易中減少使用美元。雖然全球去美元趨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必然會令美國的舉債能力和美債流動性大打折扣。如何應對美元信用危機,也是全球各地政府主權基金均要面對的一大考驗。
美國爛局如是,全球都難過活。外匯基金是香港人的資產,也是保障港元穩定的重要本錢,在金融怒海中,表現若能保持平穩已是萬幸。當局得及早築好護城牆,免得下半年表現又再翻轉,重演去年的滑鐵盧場面!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