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世界中心向東移 亞洲迎接新紀元

過去數十載的全球化下,西方經濟體充分利用亞洲製造成本低廉的優勢,來延續自身發展榮景。同時,亞洲經濟體也在利用西方資本、人才與技術,快速成長,其中中國崛起更是一大典範。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發展體制長時間缺乏改革,當發現亞洲崛起帶來威脅,就貿然推動反全球化,以脫鈎手段打壓競爭者,想利用僅餘霸權推倒重來,以保江山。問題是世界中心向東移之勢已無法逆轉,亞洲諸國得明白自身處境,逆境自強,主動加強區域協作和構建共同體系,共建亞洲經濟新紀元,為保障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良方。
風水輪流轉!千年之前,全球三分之二經濟總量曾來自中國和印度兩大亞洲古國,直至19世紀歐洲工業革命,世界經濟轉移至歐洲,繼而是美國。過去數十年,全球化造就美元單一貨幣體系獨霸全球,而美元化也成就了全球化發展,政經的超級力量讓美國發展成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可西方資本與技術投入,亦帶動亞洲新興經濟體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本來全球化下東、西方共同成長,最終能互惠共贏。偏偏這些年歐美經濟結構問題頻生,發展未能與時並進,至經濟持續低增長,也開始感受到亞洲尤其是中國快速崛起的威脅。美國為保霸權推翻全球化體系,尋求與中國脫鈎,改變的非但只是中美關係,更分裂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引發貿易與製造業大洗牌。
惟美國低估自身問題,政府長年入不敷支、舉債度日;新冠疫情更令聯儲局祭出無限量寬貨幣政策,銀紙任印,政府債務貨幣化,讓美債持有者愈感不安,損耗美元信用。
美國更意想不到的,乃俄烏戰爭演變成持久戰,對俄羅斯施以的極端金融制裁,更與反全球化產生化學作用,讓全球貨幣體系思變,加速去美元化;而對歐洲的能源支援,更讓中東諸國認清與美國的關係已由盟友轉為競爭對手,加速全球能源體系轉變,也令這數十年支持美霸的油金體系面臨瓦解。
本來由西方主導的貨幣、能源、貿易、製造與供應等重要範疇,如今均處變局,方向都是由美國或美元的中心,朝向多元均衡、創新嘗試。可見美國在搬石砸腳,變相為處高速發展的亞洲提供千載難逢的突圍機遇。
近年東盟十國主動推動貨幣結算改革,中國也積極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金磚國家謀擴容,就連中東產油國沙特阿拉伯都與中國愈行愈近。究其原因,全球都深明未來全球經濟增長中心就在東方,而中國就是全球經濟「東方化」的火車頭,愈早加入共謀發展,參與重塑新發展模式,就愈有利保障自身的話語權。
誠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言,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動力在亞洲,這不只是短期現象,更會成長期趨勢。若中印能合作,有助亞洲克服發展分散的問題,為加強區域經貿協作、共謀發展提供更大誘因,冀能建立更穩定、更具可測性、更多元均衡的新全球化經濟發展模式。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