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英特爾上季虧損破頂 仍看好下半年

英特爾堅稱下半年業務前景樂觀。 英特爾堅稱下半年業務前景樂觀。
英特爾堅稱下半年業務前景樂觀。
受產業周期低谷所拖累,美國半導體公司英特爾(Intel)上季收入按年大跌36.16%至117.15億美元,金額為2010年第四季以來新低;期內股東應佔虧損更達到27.58億美元,規模創下歷史新高。話雖如此,英特爾的管理層仍「大派定心丸」,堅稱下半年業務前景樂觀,並預期庫存會減少、毛利率將會回升至40%以上。公司股價早段曾升9.07%。
庫存積壓 毛利率僅34%
英特爾於截至4月1日的財季內,毛利率只有34.2%,按年大跌16.2個百分點,部分原因是庫存積壓所致。管理層在業績會議上表示,下半年陸續會有更多積壓的庫存出貨,這些產品理論上會以100%的毛利率賣出;加上預期需求改善可以提升產能利用率,這些因素最終都會幫助毛利率反彈。
行政總裁蓋爾辛格表示,半導體行業通常會在下半年表現較好,加上庫存及公司執行能力的改善,對下半年業務「愈來愈樂觀」。不過,本季度的業績恐怕仍會受壓,料收入介乎115億至125億美元,以中位數計相當於按年跌21.56%;毛利率亦會進一步跌至33.2%。
就分項數據而言,英特爾上季業務是一如以往地差,即使在近期人工智能(AI)崛起的大趨勢下,其數據中心及人工智能業務收入亦按年大跌38.78%至37.18億美元。而收入比例最高、包括中央處理器(CPU)在內的客戶計算業務收入則下跌38.13%至57.67億美元。
晶片法案不確定性降低
英特爾作為有多年歷史的美國「本土」公司,是當前美國政府《晶片法案》的重點扶持對象,只可惜該企業務、技術發展一直都「不爭氣」,長期輸給海外的競爭對手,美國亦不得不向南韓等地的半導體企業招手。然而,南韓晶片業界卻因為該法案要求分享經營數據等條款而有顧忌。
及至近日,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美國商務部發表聯合聲明,同意把晶片法案的「不確定性降到最低」,包括避免公司提供過多的訊息、不與美國政府分享超額利潤等;雙方亦同意在晶片出口管制方面合作。換言之,可以預期有更多海外企業將得到美國政府的補貼設廠,長遠亦會削弱英特爾在這方面的唯一優勢。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