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大灣區營商景氣谷底反彈

劉健恆(左)指,現時不少企業的營運仍未回復疫情前水平。右為范婉兒。 劉健恆(左)指,現時不少企業的營運仍未回復疫情前水平。右為范婉兒。
劉健恆(左)指,現時不少企業的營運仍未回復疫情前水平。右為范婉兒。
通關效應重拾信心 惟企業營運未復疫前
受惠內地今年初逐步恢復對外通關,渣打銀行與香港貿發局昨公布「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顯示今年首季回升至51.3,繼2021年第四季後,首次超過盛衰分界線50,結束此前連續6季減弱的頹勢。不過,外圍環境經歷疫情突襲、地緣政治風險升級等不確定因素,不少跨國外企供應鏈大重組,內地企業經營優勢更受到迫切的威脅。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昨表示,是次GBAI所有8個子指數在首季均見改善,呈現「谷底反彈」態勢,反映在通關效應下大灣區企業已重拾信心。市場焦點轉向復甦能否持續,當中,預期指數更由去年第四季的45.1跳升至61.5。
科技行業前景仍受困擾
惟渣打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在報告指,營商情緒子指數的表現差異可能在未來擴大,尤其是通關帶來的刺激或會消退。內地整體經濟活動要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還有一段路要走,換言之,尚有改善空間。
他昨日就此進一步解釋,指現時不少企業的營運仍未回復疫情前水平,在調查中約40%的受訪者表示,目前營運至少達疫情前90%水平;約60%受訪者則預期今年底營運可恢復到疫情前的90%以上水平,並料2024年將進一步復常。
劉健恆又指,儘管今年第二、三季外圍有很多不明朗因素影響中國進出口,加上市場擔心歐美市場需求減弱會帶來影響,但通關後中國內部的消費及訂單持續有改善,加上亞洲和東盟地區有強勁增長動力,抵銷上述不明朗因素,亦相信大灣區企業能以自身優勢去克服。
儘管如此,該行仍認為內地需要繼續提振經濟,並重振消費及投資意欲,同時留意到「創新和技術」的預期指數為5個行業指數中最低,反映出科技行業仍然面臨許多不利的因素,包括需求前景疲弱、業界對內地監管收緊及中美科技爭端的擔憂依然存在,以及內地初創企業或受全球銀行業危機所波及。
對於美國經濟情況,劉健恆認為,當地通脹將進一步回落,但回落幅度較慢,而且在美國聯儲局官員眼中通脹仍處於高位,故預期5月會加息0.25厘,但有機會是此輪加息周期最後一次。他又指,美國下半年若步入經濟衰退,今年底前聯儲局有機會減息一次,明年再減息。
萬和被要求轉境外生產
另邊廂,在環境供應鏈大重組之下,在深圳上市的內地熱水器生產商萬和電氣旗下業務亦受影響。公司董事長盧宇聰透露,有美國客戶要求公司在中國以外的地區,如越南和泰國等地設廠才願意繼續合作,並歸咎於近年美國和歐洲的保護主義急速抬頭所致。他又指,愈來愈多客戶要求內地企業將部分生產轉移到境外,因中美提高關稅,導致成本難以再降,令中企失去競爭優勢,該企決定把華南數座工廠外移到泰國等地,只為避開中美貿易摩擦相關的風險。
此外,裕元集團(00551)間接全資附屬公司昨與印度泰米爾納德邦政府訂立合作備忘錄,擬於指定印度地區設立集團生產基地,及12年內分階段投資約230億盧比(相當於約2.76億美元)於該基地項目。裕元指,印度提供大量勞動力供應和利好之政策措施,投資該項目將讓集團擴充及多元化產能配置。
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表現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表現
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表現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