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消費旅遊股勢賺盡「經」喜

專家認為,內地經濟復常概念尚未完全反映,資金今年仍會優先配置消費和旅遊等板塊。 專家認為,內地經濟復常概念尚未完全反映,資金今年仍會優先配置消費和旅遊等板塊。
專家認為,內地經濟復常概念尚未完全反映,資金今年仍會優先配置消費和旅遊等板塊。
中國3月零售料升6.9% 首季GDP望漲4%
中國經濟復甦的後勁如何,為港股能否「解穴」重拾升勢之關鍵,市場估計內地今年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速回升至4%,3月零售銷售按年增長幅度更會較前一個月擴大一倍至約6.9%。花旗認為,內地經濟復常概念尚未完全反映,資金今年仍會優先配置消費和旅遊等直接受惠的板塊。
花旗早前將恒生指數升抵24,000點的時間預測押後3個月至9月底,惟強調中資股是相對安全的「避風港」。事實上,法國股市近年迭創新高、跑贏歐股整體和美股,一大原因乃通關「解放」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去年10月以來約33%的漲幅由Gucci母企開雲集團、愛馬仕和歐萊雅等少數股份貢獻。巴克萊稱,即使他們做好與定價能力強、切合當前投資者對毛利率的要求有關,亦不能從全球經濟正在失速獨善其身,暫時仍有上升空間。
花旗中國股票策略師劉顯達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迄今內地經濟數據予人復甦速度不似預期的感覺,原因是復甦不能一蹴而就,工業生產數據欠佳,也有多年未回鄉的工人今年農曆新年留家較久才上班的因素,況且中央政府上月才換屆,新班子就算有刺激經濟的政策,「你都要畀啲時間人……可能幾個月內再出」。
花旗看淡港太陽能板塊
之前經濟低迷和科網監管風暴正酣,市場目光自然落在獲「碳中和」國策眷顧的新能源和電動車股,這些板塊尤其前者今年增長應該尚且不俗,問題是2020年中央揭示上述政策以來,股價及估值早已被炒高,資金理應更青睞估值修復尚未完結,而且與經濟復常關連度最高的板塊,「思路同舊年唔同」,所以建議增持互聯網、消費、交通出行相關股份,另外還有醫療保健。
本身專研公用股的劉顯達又舉例,「龍源電力(00916)去年賣點之一是中央撥1,000億元人民幣償還一直拖欠可再生能源發電公司的電價補貼,出發點是想給他們錢保持投資,推動經濟增長,可是中央的口風已明顯轉為谷消費,以及民企,你就要想到新能源股可能少了一個利好因素,資金自會權衡板塊的優先次序。」
另一方面,太陽能板塊當中的龍頭設備製造商可望受惠多晶硅價格下降,尷尬之處在於隆基綠能、晶澳科技和天合光能等增長較佳的公司多不在香港上市,港股的太陽能股不是多晶硅,就是行業處於周期底部、短期內難見毛利率復甦的太陽能玻璃。
潤電A股分拆助振估值
以電力股捕捉中國經濟復甦又是否可行?對於本月抽升約一成的華能國電(00902)和華電國際(01071),劉顯達有所保留,原因除了資金吸引力不如消費板塊,大型基金愈益講究ESG(環境、社會及管治),煤電業務仍重的華能與華電要吸引基金押注再遜一籌,「買股票無非都搵隻多人追嘅啫」。若要捕捉煤價下跌改善煤電業務之利潤,華潤電力(00836)較勝一籌,因其決定在A股分拆新能源業務上市有助提振估值。
粵海投資股息7厘可吼
若要部署公用股,他繼續推介東江水供應商粵海投資(00270),除了往績股息率仍超過7厘,旗下粵海置地(00124)也受惠內房行業回暖。
就華能早前預期風力及太陽能電價將會下降,劉顯達指,主要是因為2021年起竣工併入電網的項目不再享有電價補貼,龍源亦已將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股權內部回報率(IRR)要求從12%降至7%,「否則無項目好做」,這長遠會降低有關公司的股本回報率(ROE),惟短期而言,IRR較低項目縱使逐漸增加,比重仍低,而且業績還受天氣和經濟等影響,融資成本下降亦有助彌補補貼下跌拖低售電價格的影響。
劉顯達劉顯達
劉顯達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