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摩通多賺五成 收入破頂

華爾街大行包括摩根大通的業績均出乎意料地健康。 華爾街大行包括摩根大通的業績均出乎意料地健康。
華爾街大行包括摩根大通的業績均出乎意料地健康。
上季受惠銀行風暴 存款回升2891億
美國聯儲局激進加息間接導致上月硅谷銀行(SVB)及Signature Bank倒閉,更一度引發市場恐慌,連帶多家中小型銀行亦遭波及。不過,剛公布業績的華爾街大行,盈利和存款等數據都出乎意料地健康,意味大型銀行非但未受事件拖累,甚至從中得益。摩根大通上季收入大增24.84%至383.4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純利亦暴增55.42%至121.93億美元。花旗、富國銀行首季業務表現也同樣出色。
據了解,上月中小型銀行危機爆發之際,大量存款資金轉到存戶眼中「穩健」的大型銀行,摩通正是受惠者之一。該行3月底存款總額為2.377萬億美元,按季增加了370.74億美元(約2,891億港元),扭轉了連續3季存款下跌的趨勢。受惠於美國加息,摩通上季的淨利息收入(NII)按年大增49.3%至207.11億美元,成為最大增長動力。
摩通行政總裁戴蒙表示,美國經濟繼續處於整體健康的基礎之上,消費、企業財務情況依然良好。他亦承認,最近的銀行業危機可能會導致信貸收緊,惟暫不能確定這會否令消費者支出也同樣減少。不過,就摩通本身的業務來看,消費增長仍然穩健,上季扣帳卡及信用卡交易額達到3,873億美元,按年增長10.18%。
花旗信貸損失撥備飆
少數表現較差的業務乃投資銀行,上季收入按年跌24.16%至15.6億美元,反映出資本市場活躍度仍然較差。摩通財務狀況則相對較好,信貸損失撥備(PCL)為22.75億美元,與去年第四季的22.88億美元相若;普通股權一級資本(CET1)比率為13.8%,按季增0.6個百分點,按年則升1.9個百分點。
花旗集團上季收入同樣是靠NII推動,後者按年升22.78%至133.48億美元,惟部分遭投資銀行收入、投資產品收入下滑所抵銷,期內純利增長7.49%至43.29億美元。3月底存款餘額為1.33萬億美元,按季減少355億美元,按年則相若,CET1比率為13.4%,按季增加了0.4個百分點,同樣處於相對健康的水平;惟PCL達到19.75億美元,高過市場預期,亦較前一季增長了7.04%。
富國CET1資本率略遜
此外,富國銀行上季純利按年增34.3%至47.13億美元,NII按年升44.62%至133.36億美元,表現僅次摩通。惟3月底存款總額按季減213.56億美元至1.362萬億美元,CET1比率亦是3家公布業績的大銀行中最低,僅10.8%,但相對於監管要求的9.2%仍有一定的餘地。
上述業績反映美國大型銀行在加息周期仍能借着NII增長取得不俗表現,未受銀行業危機的負面影響。
滙控賣法業務現變數
滙豐控股(00005)出售法國零售業務一事則因加息出現變數,事緣交易前年敲定時未料法國息口會顯著上升,按現在的公允值,買家Cerberus完成交易需要多很多資本,除非修改條款,否則無法取得監管機構批准。滙控正與對方商討,致力達成合適的條款,可是預期交易會延遲。
滙控強調今次賣產就算失敗不會對業績指引或表現有重大影響,其倫敦股價亦乘着摩通績優早段急漲逾7%,曾漲3.36%,折合較香港收市高3.12%。
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相信,銀行危機的風險主要集中在中小型銀行,不足構成全面系統性風險,就算不排除未來有更多金融機構和企業陷入財務危機或倒閉,規模應該不如2008年金融危機。他又認為,近日市場擔憂的商業房地產債務問題,對金融系統影響有限,倒是地產交投或變得疏落。
摩根大通近年股價表現摩根大通近年股價表現
摩根大通近年股價表現
摩根大通上季業績摘要摩根大通上季業績摘要
摩根大通上季業績摘要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