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出口勁彈14% 遠超預期

海關總署坦言,高通脹及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對內地外貿構成挑戰。 海關總署坦言,高通脹及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對內地外貿構成挑戰。
海關總署坦言,高通脹及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對內地外貿構成挑戰。
上月進口僅微跌 首季貿盈1.41萬億
多重壓力之下,中國首季外貿開局意外報佳音,3月按美元計價的出口額超預期,按年大升14.8%,創8個月來最大升幅,更扭轉此前5個月來跌勢,雖然上月進口轉跌1.4%,但跌幅亦遠小過市場預期。綜合分析料,首季貿易順差達1.4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進一步利好下周二出爐的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4月出口可望延續增長勢頭,惟全年預測仍維持3%跌幅不變。
內地3月出口與市場預測的跌7%相去甚遠,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昨指,3月出口貨櫃重箱按年增10.5%,進口貨運量更升20.3%,且首季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按年亦增5.9%至45.7萬家,均反映外貿熱度穩步提升。
上季對美外貿降 對俄激增
以人民幣計價,3月進出口總值3.71萬億元,按年增速加快至15.5%。其中,出口增23.4%至2.16萬億元,進口升6.1%至1.55萬億元;貿易順差6,010.1億元。首季而言,進出口總值9.89萬億元,按年升幅比首兩個月顯著擴大至4.8%,出口及進口分別佔5.65萬億元及4.24萬億元,各升8.4%及0.2%。
從貿易夥伴來看,首季對東盟國家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佔內地出口比重的32.9%。呂大良稱,上季內地對東盟、日本、歐盟出口分別增28%、5.3%、0.3%,對南韓、印度和墨西哥等出口增速亦超過雙位數,東盟繼續是內地第一大貿易夥伴。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內地首季對美國出口金額按年跌17%,進口亦跌1.7%;中方對俄羅斯出口則按年增47.1%,進口亦升32.6%。
ING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發表報告分析指,從上述貿易夥伴之間差距及內地外貿好轉情況中有兩啟示,其一是可能表明世界經濟增長分化,即亞洲需求上升、美國等呈跌勢,同時更廣泛供應鏈伸延至東盟地區;其二是獲出口支撐的內地首季GDP料按年升3.8%。
不過,當局昨坦言,目前全球通脹高企、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帶來的外需減弱,對內地外貿形成直接衝擊,同時保護主義、地緣政治等風險也進一步加大全球經濟不穩定及不確定性,內地外貿發展將面臨更大的困難和挑戰。
學者:全球需求前景低迷
有外媒引述經濟學家意見指,3月出口猛增,可能與出口商急於完成過去數月因疫情而中斷、積壓的訂單有關,並警告稱全球需求前景依然低迷,出口強勢或無以為繼。凱投宏觀發表報告,預計大多數發達經濟體今年將陷入衰退,內地出口可能下滑。
大華銀行亦不太相信內地出口持續改善,尤其是全球貿易風向指標南韓的出口在3月亦錄得更劇烈收縮,惟有預期今年下半年情況好轉。現時該行續維持全年內地出口下跌3%的預測;進口方面,相信隨着內地需求恢復而可能錄得2%增長。野村則補充,在去年低基數支撐下,4月出口增長應會暫時保持高位,但對此後強勢能否持續,同樣不抱樂觀看法。
內地進出口增速變化內地進出口增速變化
內地進出口增速變化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