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專家點評:美息口去向續左右港股

美國銀行業問題得到紓緩,通脹將再成焦點。 美國銀行業問題得到紓緩,通脹將再成焦點。
美國銀行業問題得到紓緩,通脹將再成焦點。
自上月美國硅谷銀行和Signature Bank倒閉後,行行自危,Western Alliance Bancorp成為投資界擔心是下一間倒閉的銀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發布最新資料顯示,第一季度末存款總額為476億美元,按季下降11%,該行存款餘額自3月20日開始趨於穩定,而且從3月31日至4月4日存款增加12億美元。事實上,大量存款外流,引發出資產負債表問題,即長期資產與短期負債之間可能不匹配。
隨着銀行和其他貸款機構變得更加保守,導致金融狀況收緊,形成惡性循環。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戴蒙說得好,他認為硅谷銀行倒閉引發的行業動盪與2008年金融危機完全不同,但該事件的影響仍將持續數年。美國銀行股將於本周開始發布第一季度財報,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各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狀況,從而檢視銀行壓力和流動性緊縮的迹象,假如這一關也安全渡過,美國銀行業引起的市場信心問題才真正得到紓緩。
港匯轉弱 恒指動力減
另一方面,香港也要關注短期資金流的情況。上周初,金管局承接71.04億港元沽盤,沽出美元,上周四本港銀行體系總結餘降至不足700億元,昨日凌晨再承接38億港元沽盤,銀行體系總結餘將跌至662.5億元。
儘管美國息口預期快將見頂,港美息差持續拉闊問題或得以緩解,但自今年2月開始港匯持續處於弱方兌換保證水平,亦是港股由1月高位22,700點回調時出現。這輪港元轉弱是由去年10月開始,當時10月14日降至1,066.05億元,跌穿1,100億元大關,亦是香港金融管理局於8月9日以來,單次最大手入市的一次。
現在香港的銀行結餘不到700億元,假如美國金融業再迎來資金緊張的情況,環球投資者需要班師回朝抽走美元的話,港股近期的動力會因此減弱。上一次大型走資潮發生於2019年,當時本港銀行體系結餘跌至約540億元才喘定。
市場再度聚焦通脹表現
美國息口上升不但影響美國銀行,同時影響了新興市場及資金流動性高的地區如香港。4月聯儲局沒有議息會議,下次會議日期為5月2日及3日。本周美國將公布3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早前公布個人消費開支(PCE)物價指數時,投資者焦點放在美國銀行的系統性問題上,投資者未太將PCE放上心。銀行業問題得到紓緩,投資者對CPI的數據應該更敏感;再者,近期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國(OPEC+)宣布減產的消息亦會帶動未來物價再升溫,通脹將會再度成為焦點。
近日反映利率期貨的FedWatch數據顯示,大部分交易員認為5月加息機會只有三成,維持利率不變超過一半,同時預期7月開始減息。作為散戶,反而要準備假如息口不似預期回落,相反聯儲局再加息的話,對港股、港匯的衝擊會如何呢?事實上,恒指由3月低位18,830點反彈後,一直在等最新消息,而新一輪港股催化劑又會是向上還是向下呢?
元宇證券基金投資總監 林嘉麒(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