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高盛估中國債務增至156萬億

中國政府債務負擔 中國政府債務負擔
中國政府債務負擔
中國持續膨脹的公共債務引起市場關注,美資投行高盛估計,政府借款、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和國家政策銀行等的債務加起來,中國政府債務去年已增至156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26%。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中國總債務對GDP比率去年升至284%,其中內地政府債務佔最大一部分。該組織亦早已預告中國政府債務過高問題令人擔憂會出現違約風險,又指地方政府層面的借款增長最快,目前地方政府創建的公司所籌集的借款項目,以及私人房地產開發商等,均被認為違約機會最大。
早年內地有官員提出「去槓桿化」透過壓低信貸增速去穩定債務佔GDP比例,惟隨着新冠疫情爆發,這已名存實亡,新經濟班子對此的立場未明。
不過,內地經濟學家認為,迅速削減債務水平並不明智,直言信貸萎縮的後果比起半導體產業被美國打壓和供應鏈遷離更嚴重,不加債務無以興內需,限制浪費資源的貸款就好,又指以債務佔資產比率,較債務佔GDP比率更重要,意味目前需穩定樓價,同時亦應將投資引導到回報更高的領域。
專家:首要削供應穩樓價
學界認為,當局首要任務是提高需求和削減供應去穩定樓價,同時強調需要通過穩定樓價以避免信貸增長崩壞,又揚言今年會是關鍵性一年,中央如何處理巨大債務這個棘手問題,將會左右內地的經濟增長步伐。
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標普及早前調查顯示,地方政府去年未償還的債務已是財政收入的120%以上,其中三分之二的地方政府現在有可能突破中央政府所設的債務門檻,反映融資壓力嚴峻。諮詢公司榮鼎集團更指,內地有三分之一主要城市連僅僅償付所欠債務的利息都面臨困難。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