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亞開行估港今年GDP彈3.6%

本港恢復通關後,有助經濟活動復甦。 本港恢復通關後,有助經濟活動復甦。
本港恢復通關後,有助經濟活動復甦。
勞動人口僅377萬 長遠仍受累高齡化
鑑於本地需求和服務復甦,亞洲開發銀行(ADB)預期,本港今年本地生產總值(GDP)將反彈3.6%,明年進一步增長3.7%。不過,從中長期來看,本港面臨人口老化和勞動人口減少等結構性問題恐難以根治,對經濟發展百害而無一利。
亞開行報告指,本港恢復通關和內地經濟政策推動,有利本港經濟活動復甦,使港經濟在今年全球經濟疲弱環境下,仍可望獲得支持;明年全球經濟形勢改善和內需持續支撐下,港經濟增長料更貼近2019年疫前水平。今、明兩年本港通脹維持溫和,預期分別在2.3%和2.1%水平。
2050年逾70歲人口倍增
然而,報告指,首要結構性挑戰來自人口老化問題,將在未來數年嚴重影響本港。
據政府估計,年齡介乎15至64歲的勞動人口比例將由2022年的69%,降至2030年的64%,甚至到2050年進一步低至59%,28年間累降10個百分點。同時,70歲或以上的人口比例由2022年的13%,急升至2030年的19%,在2050年再攀升至27%,老年人口比例在30年內將迅速擴大一倍。換言之,政府分配退休金、醫療保健,以及其他社會服務開支勢加劇。
事實上,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去年本港勞動人口僅約377.6萬人,按年銳減9.41萬人,創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港府昨表示,勞動力不足既影響市民服務,亦影響香港競爭力。
報告續提到,另一挑戰是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亦會為本港財政支出帶來壓力。香港作為沿海城市,承受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格外明顯,出現極端降雨漸見頻繁,過去10年氣溫高達攝氏33度的日數,明顯較1981至2010年更多。亞開行指,雖然綠色轉型能為港府提供增加稅收的機會,但潛在好處仍存不確定性,或不足以彌補政府在減少氣候變化損害等方面的支出。
法國外貿銀行高級亞太區經濟學家吳卓殷認為,本港勞動力不足,主要受近年移民潮和不少勞動人口到達退休年齡影響,亦包括周期性因素,例如近年本港防疫政策或令不少人暫時離開香港,尤其是年輕組別離港潮值得關注,惟不排除年輕人在本港疫情限制復常後,或會選擇回流。
金管斥71億接港元沽盤
不過,他也認同,勞動人口減少和人口老化,長遠而言對本港經濟增長、政策和人口紅利帶來負面影響。他解釋,勞動人口短缺將影響本港內部需求,不利經濟增長,而港府亦需要將更多資源分配予長者,在經濟增長乏力下,增添財政壓力。同時,勞動人口下降亦削弱本港人口紅利競爭力。所謂人口紅利,是指勞動人口佔總人口比例上升所帶動的經濟增長效應。
香港人力面臨嚴峻考驗之際,據報在港植根12年的內地對沖基金雪湖資本於上月撤出香港。事實上,港匯曾觸及7.85兌每美元的弱方兌換保證,香港金融管理局在紐約時段周一出手承接71.04億港元沽盤,為相隔約7周以來再次「接錢」,本港銀行體系結餘周四將跌穿700億元,降至只有699.15億元。
香港近年GDP增長變化香港近年GDP增長變化
香港近年GDP增長變化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