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企擬重整供應鏈
逾半有意布局亞洲 67%望減商家數目
過去3年新冠疫情打擊,加上中美博弈下,全球化處於重塑階段,企業須設法重組供應鏈,以適應新的環境。「滙豐環球供應鏈——新時代貿易網絡」調查顯示,亞太區內企業有意在未來12至24個月將供應鏈轉移往鄰近地區,並希望將53%的供應鏈布局於亞洲,較2020年擴大6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目前香港企業的供應商主要位處內地及其他亞洲國家,分別佔他們供應鏈網絡的28%及29%。自新冠疫情出現後,全球供應鏈出現混亂,企業愈來愈關注供應鏈是否足以應對衝擊。調查顯示,67%受訪亞太區企業準備減少供應商數目,較2020年的47%為高,但同時27%企業表示會物色更多供應商。
香港可發揮門戶角色
滙豐工商金融常務總監兼環球貿易及融資業務部亞太區聯席主管高雅德(Aditya Gahlaut)表示,亞太區企業於往後數年將繼續調整供應鏈,務求應付未來需要。
調查顯示,不少企業準備減少供應商數目,轉而與少數可靠的商家建立深厚關係,以增強供應鏈穩定性。與此同時,部分企業以往只靠單一供應商或市場,則期望透過分散部署供應鏈,減低過度依賴的風險。隨着亞洲區內的貿易更為融合,香港可發揮門戶角色,促進大灣區與東盟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並且迎來更多新機遇。
在企業數碼化的過程中,銀行亦參與其中。調查顯示,亞太區企業主要希望銀行可以就「清晰顯示供應鏈」(45%)及「有效應用營運資金」(45%)兩大範疇提供數碼化協助。
高雅德續稱,企業需要簡單易用的數碼貿易服務,方便追蹤和管理供應鏈。該行一直投資於數碼平台和能力,並與其他業界夥伴合作,為客戶提供所需工具,幫助客戶精簡業務和獲取融資,同時令交易更一目了然及容易掌控。
企業改庫存管理策略
全球供應鏈受阻,並影響航運物流,促使企業改變庫存管理策略,由及時生產(just in time)轉為預先生產(just in case)。過去兩年,超過80%香港企業儲備額外庫存,存貨量平均較正常水平高出37%。調查結果顯示,香港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上已實施(45%)或計劃實施(34%)環境政策。企業着重投資於改善能源效益(72%)、提升廠房和機器的環保標準(51%)及推動工作場所的可持續發展(28%)。
是次「滙豐環球供應鏈」調查已踏入第3年,在2022年8至10月期間,滙豐委託East and Partners訪問9個亞太區市場(包括澳洲、內地、香港、印度、印尼、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南韓)共450家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