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專家點評:中資板塊已確立復甦趨勢

內地今年經濟增長目標雖較保守,惟有條件超標。 內地今年經濟增長目標雖較保守,惟有條件超標。
內地今年經濟增長目標雖較保守,惟有條件超標。
內地將2023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保守的5%左右,或意味不需要大規模財政刺激或激進貨幣寬鬆來實現,可能會讓部分投資者感到失望。不過,保守的目標並不一定代表結果疲軟。鑑於去年的低基數和持續的復甦動力,內地今年增長有條件超標,甚至可能達到5.7%。
在2000年代初期,中國總是能夠大幅超額完成增長目標,在2021年疫情期間,內地亦試過實現了8.1%的增長,高於至少6%的目標。
全力擴消費吸投資
中央將今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預期從去年的至少1,100萬調高至1,200萬,似乎計劃以較低的經濟增長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這在服務業主導的復甦下應該可行。財政赤字目標在2023年恢復到相當於經濟總值的3%,略高於2022年的2.8%,與疫情前的目標一致。
為配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繼續表態支持消費,將家庭收入增長視為消費擴張的最重要動力。中央亦強調要利用自己的投資來促進和推動私人投資,旨在吸引民間資本投資國家重點項目,重振民間投資。隨着私營企業的加入,市場將可以看到投資推動的更多協同效應,預測基建投資今年或按年增長約6%。今次政府工作報告還強調要吸引外資,這在過去10年都不是國家的優先事項,連同銳意恢復私營行業的商業信心,變相暗示監管和法律環境或趨向穩定。
中央強調了防範與房地產和地方政府債務相關的區域性或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房地產方面,表示要防範和化解優質房地產開發商的風險,改善其資產負債狀況。即使沒有提到「房屋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但首次明確承諾房地產市場要「防止無序擴張」,反映內地政府要令房地產行業增長重回正軌的政策傾向非常明確。同時行業也需要改變高負債、高槓桿的舊發展模式。
對於地方政府債務,提到要優化地方債務期限結構,減輕利息負擔。正如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較早時候表示,今年可能會為地方政府進行另一輪債務置換。隨着新政府開始其5年任期,基於政治理由,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期仍受到控制。
重點留意關鍵行業
今年中國政府的首要任務是在疫情之後重新加快經濟增長,這對於樹立新領導班子的聲譽非常重要。受惠於今次政府工作報告的關鍵行業,包括消費(特別是那些與服務相關的行業)、互聯網、清潔能源、自動化、醫療保健和交通。同時,今年房地產行業的經營環境應該比一年前好,投資有望恢復按年增長。整體中國股票受惠於重新開放及房地產市場回穩帶動的經濟復甦,估計今年仍具有雙位數字的潛在升幅。
花旗銀行財富管理業務高級投資策略師 陳正犖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