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adidas上季蝕42億 大中華區收入減半

adidas上季大中華區業務收入急瀉,更是唯一錄得跌幅的市場。 adidas上季大中華區業務收入急瀉,更是唯一錄得跌幅的市場。
adidas上季大中華區業務收入急瀉,更是唯一錄得跌幅的市場。
歸咎「特有挑戰」 料復甦仍未明朗
德國體育用品巨頭adidas(美股:ADDYY)的大中華區業務自前年捲入「新疆棉風波」後一蹶不振,去年第四季相關收入僅5.2億歐元(約43.03億港元),不論是列帳基準或按照固定匯率計,均按年倒退近50%,已連跌6季,也是唯一錄得下跌的市場,主因受累宏觀環境具挑戰、大量庫存回收對收入構成壓力。
上季內地疫情升溫固然衝擊消費,惟adidas坦言,大中華區業績如此不濟,原因還有「公司特有的挑戰」;全年計,撇除匯率變動影響的大中華區收入倒退35.8%。展望今年,該企稱,「歐洲和北美(經濟)衰退風險升溫之際,圍繞大中華(市場)復甦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而其他市場,上季亞太區收入升12.01%至6.06億歐元;拉丁美洲漲39.02%至5.44億歐元;北美洲升18.18%至15.4億歐元;歐洲、中東及非洲區升13.15%至20.73億歐元。
加價未抵銷成本上漲
adidas上季轉蝕5.17億歐元(約42.36億港元),2021年同期純利2.02億歐元;經營虧損7.29億歐元,2021年同期賺6,600萬歐元;每股持續經營虧損2.69歐元。季度業績遜色的原因之一,乃收入按年僅增1.32%至52.05億歐元,遜市場預期的55億歐元,主因受累Yeezy停產。同一時間,銷售成本卻按年上漲21.08%,導致毛利率按年驟降9.93個百分點至僅39.09%,主要是加價抵銷不了供應鏈成本顯著提升,以及增加了推銷活動。
去年股息擬勁削78%
全年計,adidas淨利潤按年大幅下跌71.07%至6.12億歐元,經營利潤亦跌66.31%至6.69億歐元。不過,期內整體收入上升6%至225.1億歐元,毛利率則下跌3.41個百分點至47.28%。公司計劃將去年股息大幅削減78%至每股0.7歐元,遠低於2021年的3.3歐元。
截至去年底,該企之庫存貨值按年急漲48.98%,原因包括產品原料和運輸成本上漲,以及運輸不暢令公司改變入貨方式,庫存周轉天數153日,跟Puma的149天相比不算太差。新上任的行政總裁古爾登(CEO)表示,「2023年是為未來兩年(發展)奠下基礎的過渡年,我們要減少折扣的同時降低庫存,2024年就能重拾盈利。」
至於2023年業績指引,該企預期,按固定匯率計營收跌幅達高個位數;經營虧損7億歐元,當中包括有5億歐元來自Yeezy潛在庫存撇帳的負面影響,以及最多兩億歐元的一次過成本支出。
adidas上季各地區收入變化adidas上季各地區收入變化
adidas上季各地區收入變化
公司股價近年節節下跌公司股價近年節節下跌
公司股價近年節節下跌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