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大行點評:股市重挫後勿恐懼撈貨

美股近年經歷重大危機後,都會強勁反彈。 美股近年經歷重大危機後,都會強勁反彈。
美股近年經歷重大危機後,都會強勁反彈。
股市經過波動的2022年後,會否在2023年邁向復甦之路?儘管沒有人能準確預測市場何時觸頂,但從過去經驗可知,市場大跌後往往會出現強勁復甦,有利於保持耐心的長線投資者。
雖然股市重挫會加深市場緊張氣氛,但經常有助於啟動更健全的復甦力度。正因為如此,市場下跌又被稱為「調整」。股價下跌,得以更確實地反映一家公司的長期企業盈利預測,這個過程可能波動起伏,尤其是部分領域的股價不合理地飆高,或盈利前景極端不明朗的時候。然而,市場大跌後的增長潛力值得正面看待。自1950年以來,美國股市經歷重挫後,通常會大力復甦。
低位離場屬不明智
有些人可能會對此存疑,認為目前市況惡劣。市場現階段固然高度不明朗,但艱巨市況正是推升市場的動力,而背後原因也經常各異。以目前來說,削弱經濟增長的原因是通脹與相關後續效應。能源價格上揚、全球債券孳息率攀升及全球央行幣策轉為緊縮,均存在滯後效應,如今逐漸反映在經濟活動上,投資者確實不宜認為市場已經脫離險境。
無論是2000至2002年網絡泡沫破滅,還是2007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都為市場與經濟帶來巨大衝擊,成為金融史上瀰漫恐懼氣氛的黑暗期。
然而,投資者當時倘若維持適當的股票部署,最終可能締造理想回報,可見股票仍值得長期持有。
投資者出於恐懼,自然會對股市卻步。不過,若參考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觀察股市氣氛極端悲觀後的表現,結果發現,消費者信心跌至谷底後,股市後續會有良好表現。以2008年11月為例,股市大跌、美國爆發次按危機、主要金融機構陸續倒閉,無不打擊消費者信心,但如果此時撤離股市,恐怕不是明智之舉,因為標準普爾500指數隔年便反彈25%,之後3年更上升49%。
宜挑選經營優質股
事實上,市場浮現極端悲觀的氣氛時,通常是長線投資者的進場時機。若分析美股估值與利率的關係後可發現,目前的估值可能已經接近低位。在經濟壓力加劇的背景下,企業盈利能否持續存在變數,但日後隨着能見度愈來愈高,投資組合得以鎖定復甦潛力較大的企業。而目前股市不分市值、風格或地區,可以找到價值較佳的投資機會,尤其是經營模式優質的企業。
投資者倘若在錯誤的時間點棄守縝密的投資策略,最終可能適得其反。此刻降低股票配置,等於虧損離場而放棄股票反彈潛力。此外,預測市場何時反彈難上加難,因此,投資致勝關鍵在於維持策略性的股票配置,錯失股市回溫的黃金時期,可能會大幅削弱長期回報。
置身目前市況,雖然投資心態勢必不容易化恐懼為期望,但若能採取主動式投資策略,避開體質較脆弱的企業,鎖定可長久經營的個股,有助於更正面看待目前的股票配置。有了聚焦在優質個股的明確策略,投資者對股票配置可以更有信心,不僅能夠配合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亦可望在市況轉佳時釋放回報潛力。
聯博香港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