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視野:居民存款多 能救內房?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布的金融統計數據,今年1月人民幣存款增加6.8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居民存款增加6.2萬億元,創同期新高,按年多增7,900億元。面對屢創新高的居民存款,有專家指,若民眾把去年新增存款逾17萬億元中的三分之一用於買樓,中國經濟就可恢復,引起諸多討論。
央行數字指,1月底廣義貨幣(M2)餘額按年增12.6%,然而同一時期物價、樓價、股市均未見顯著提升,代表新增的銀行存款只是在金融系統中空轉,並未用作投資。的確,去年內地房屋銷售額比2021年減少5萬億元,若新增存款中有三分之一能投入房地產,便可填補這個差額。然而,重振房地產行業只靠居民存款就可以嗎?
多屬中高收入 普遍已置業
首先,需要知道新增存款的組成。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新增的10.33萬億元居民存款中,95%來自於中高收入人群。換言之,擁有絕大部分存款的群體,與已經擁有房產的群體有較高重疊率,他們購買住宅的原因較大可能是出於投資考慮。目前雖然中央政府期望通過房地產鬆綁措施刺激經濟復甦,但強調了在支持剛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同時,要防止樓價重回過快上漲軌道,因此房地產作為投資的吸引力並不如以前。
61%民眾傾向增儲蓄破紀錄
其次,儲蓄意願亦是重要的參考數據。央行公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傾向於「更多儲蓄」的居民佔61.8%,為有統計以來的最高水平。3年疫情及國家政策所造成的未來預期轉弱、消費需求不足、投資意願下降等,不可能因為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而立即轉向,實在需要政策引導支持逐步改善及恢復。
內房的問題,在於既要防止嚴格規管下的「硬着陸」,又要避免樓價重新瘋漲乃至泡沫化,不能簡單地只靠居民存款來緩解困境。說到底,當經濟環境與預期收入在未來無法達到相當水平時,廣大潛在買家不會輕易考慮進行如此大額的投資。
只有整體經濟環境與市場信心形成良性循環,才能讓房地產回到健康發展的正軌,這需要政府通過政策確保發展商避免過度融資,亦要以「保交樓」及優化住房信貸等政策來保障投資者的權益,而更重要的是通過政策及政府部門投資盡快刺激經濟復甦,讓民眾能夠對未來預期轉好並且敢於消費及投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