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A股註冊制 無礙港集資

有分析認為,內地上市改革對港交所業務衝擊不大。 有分析認為,內地上市改革對港交所業務衝擊不大。
有分析認為,內地上市改革對港交所業務衝擊不大。
內地VIE企海外上市前須備案 獲「祝福」才啟程
中國證監會上周五落實A股全面註冊制,其中深圳證券交易所力谷高新科技企業上市,同時計劃在3月31日起實施《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包括要採取可變利益實體(VIE)架構的企業,在境外上市前備案。儘管A股對科技股估值較「鬆手」,但有分析指無損香港集資中心的地位,惟VIE企業赴海外上市前,須與當局「事前溝通」,並獲「祝福」方可啟程。
新規要求在境外上市的內地企業,須遵守國家保密法律制度,不得洩露國家機密。若上市時涉及向境外提供個人訊息和重要數據時,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出的安全評估審查意見,即新股也須符合「國安法」。
券商:建立更穩定制度
有投行人士指,在中美關係緊張的大環境下,一些敏感、機密的行業赴海外上市審查趨嚴也是無可厚非,相信該類企業也會有「自知之明」,至於不涉及敏感行業的企業問題不大,估計在正式備案前,會與當局進行「非正式溝通」,獲得「祝福」後才會正式上路,否則「到頭來得個吉」。
中資券商華泰國際認為,新規出台代表着符合VIE架構的紅籌企業正式納入中證監的監管範疇,審核要求及流程與H股架構企業一致,均需履行中證監備案程序,是當局完善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監管制度,以提供清晰、透明和可操作的規則,建立更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而非收緊監管政策。
不少企業過去因應A股上市輪候時間長而改道至香港掛牌,隨着註冊制落實,上市時間更有預見性。有從事新股工作的中介人士指,企業在內地上市,不代表它們不來港,兩者並無衝突,只是時間可能有差異,過去不少企業採用「先A後H」或「先H後A」的例子,始終企業期望透過香港平台接觸國際投資者。反而註冊制令A股新股定價更接近市場供求及企業基本面,過去新股必炒的景況或不再現。
凱基亞洲策略部主管溫傑亦認為,「我們不應妄自菲薄」,香港具有多重優勢,包括國際資金、與內地的互聯互通機制等,對於企業而言具有吸引力,「不會由單一市場做晒」,相信只要港股成交回升,新股市場仍然向好。
港交所去年料少賺兩成
就在此際,市場關注香港交易所(00388)本周四「放榜」,綜合16間券商,預期港交所2022年純利介乎95.39億至104.23億元,較2021年純利125.35億元,下跌16.8至23.9%;中位數99.74億元,按年跌20.4%。
溫氏相信,內地上市改革對港交所業務衝擊不大,港交所主要受大市表現左右,看好其中長線發展,惟港股已連跌3周,短期內股價有回吐是正常,建議投資者可待業績後,前景更明朗化再作部署。
H股及VIE架構企業<br>赴港上市新流程H股及VIE架構企業<br>赴港上市新流程
H股及VIE架構企業
赴港上市新流程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