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宏觀視野:超額儲蓄轉化消費要諗計

在內地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汽車消費可成為新增長點。 在內地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汽車消費可成為新增長點。
在內地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汽車消費可成為新增長點。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1月金融統計數據,新增貸款4.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創下單月新高,高於市場預期的4.2萬億元,也較去年同期多增9,227億元;廣義貨幣(M2)供應升12.6%,高於預期的升11.7%;社會融資規模增量5.98萬億元,為2022年1月以來最高,亦高於預期的5.4萬億元。信貸及社會融資全面轉強,反映出前期政策落地見效與企業預期好轉,內銀也有意加大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經濟呈回暖勢頭。
出招提升民眾置業意欲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1月人民幣存款增加6.87萬億元,按年多增3.05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2萬億元,按年多增7,900億元。住戶存款增加創歷史同期新高,反映出早前新冠疫情的衝擊,以及環球投資市場的大幅波動,使得居民對高流動性的資產偏好較大,也反映出未來預期轉弱、消費需求不足、投資意願下降等問題,長遠來看或會阻礙經濟增長。
因此,如何讓居民從超額儲蓄向消費轉化,已成為當下內地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底政府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至2035年)》,明確指出去年消費「引擎」對內地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5.4%,已成為經濟第一推動力。
綱要中還提到,住行消費等傳統消費顯著增長,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穩步提高,汽車新車銷量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故相信,若想進一步提振居民消費和投資的信心,可從房屋、汽車、消費新業態模式等方面入手。
內地樓市支持政策在去年持續加碼,重心從上半年的支持個人合理住房需求,逐步過渡到聚焦「保交樓」需要,以及穩定房地產行業融資環境等。從地方到中央陸續出台多輪放鬆政策,且力度與頻次逐漸加強,使得內房銷售有回暖迹象。惟政府仍需出招提升民眾置業意欲,才能推動銷售回升。
開拓新能源車下沉市場
新能源汽車方面,可加大力度開發下沉市場,目前在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汽車消費剛需特徵明顯,應助力逐步完善配套設施、開放實用車型、提升售後服務等。
消費新業態模式近年來快速發展,2021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24.5%,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佔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為44.2%。國務院辦公廳於2020年就發布了《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將通過進一步優化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發展的環境,進一步提升新型消費產品的供給質量,進一步增強新型消費對擴內需穩就業的支撐,望能繼續將政策落到實處,使得消費新業態模式得到普及並逐步成熟,冀能從多個方面共同發力,更好的促進內需。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 鄧聲興(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