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虹擬建廠 迎新能源商機

華虹擴產對中國晶片發展深具戰略意義。 華虹擴產對中國晶片發展深具戰略意義。
華虹擴產對中國晶片發展深具戰略意義。
上季純利增19% 收入連續10季破頂
正當全球多家晶片代工廠均對當前市況「舉白旗」,紛紛預測本季收入錄得雙位數倒退之際,同為中資企業的華虹半導體(01347)卻交出與中芯國際(00981)迥然不同的指引,預測本季收入約6.3億美元,按季大致持平,並對今年好景充滿信心,擬於上半年再度建廠,迎接中國電動車和新能源的發展。
業績公告顯示,華虹上季收入按年增長19.26%至6.3億美元,符合公司指引,連續10季創新高;毛利率按年擴大5.73個百分點38.2%,高於指引;純利按年增長19.17%至1.59億美元。8吋和12吋晶圓月產能利用率按季下跌逾7個百分點,但仍分別高達105.9%及99.9%。
格芯去年毛利率創新高
過去幾年致力轉型為華虹般以特色工藝為主的格芯(GlobalFoundries)亦公布,上季收入按年增長13.75%至21.01億美元,列帳毛利率按年擴大8.65個百分點至29.6%;純利按年飆升14.53倍至6.68億美元,全年毛利率和純利俱創新高。
不過,其業績指引比華虹略遜一籌,本季收入將介乎18.1億至18.5億美元,以中間值計按季倒退12.89%,列帳毛利率指引的中間值為27.13%,列帳純利2.02億至2.57億元,跟經調整的純利一樣按年扭虧為盈。
半導體股普遍面對消費電子市道疲弱,需時消化庫存,華虹55及65納米製程收入,亦因邏輯及CIS(CMOS影像感應器)需求減少,按年倒退20.46%。
然而,上季來自電子消費品的收入仍按年增長12.01%至3.9億美元,工業及汽車更按年增長69.71%至1.69億美元,原因是MCU(微控制器)、IGBT(絕緣柵雙極電晶體)、其他電源管理及智能卡晶片需求增加。IGBT是控制水流般操縱電力的裝置,於新能源和電動車領域十分重要,總裁唐均君表示,華虹的業績正是受惠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和太陽能的增長。
展望本季,首席財務官王鼎表示,毛利率會降至介乎32至34%,惟8吋晶圓廠房年度維修和年度獎勵都有兩個百分點的影響,潛台詞是撇除不計的話與上季差不多,本季傳統上是淡季,但晶圓均價有望穩定,其中IGBT等分立器件還有雙位數增長。
台積電通過增資美新廠
就像格芯保護美國晶片供應,華虹擴產對中國發展亦深具戰略意義。唐均君稱,將「適時啟動新廠建設,計劃把差異化特色工藝向更先進節點(製程)推進」,王鼎稱,新廠應該會在上半年動工,涉及40、55納米製程和IGBT等,明年下半年投產。這與研究機構TrendForce預測,隨着美國、日本和荷蘭相繼限制對華出口半導體設備,中芯、長江存儲及長鑫存儲今年設備投資恐挫六成,猶如處於「平行時空」。
至於被西方全力拉攏的台積電,據報2024年會開始量產Google自研數據中心晶片。巧合的是,該企董事會昨通過向亞利桑那州新廠加碼投資最多35億美元。
晶圓代工廠首季業績指引晶圓代工廠首季業績指引
晶圓代工廠首季業績指引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