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宏觀視野:港應檢討稅制保競爭優勢

人才流失是香港面對的一大難題。 人才流失是香港面對的一大難題。
人才流失是香港面對的一大難題。
早前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本港經濟已經連續4季收縮;加上環球經濟及地緣政治持續不明朗,使政府即將公布的2023至2024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刺激經濟措施,成為社會各界焦點。香港會計師公會於年初向政府提交預算案建議,冀助香港在「後疫情」時代抓緊機會,保持競爭優勢。
為外企提供稅務優惠
公會的預算案建議以「重新接軌,再譜新篇」為主題,在3大範疇提出一系列建議,助香港與世界再次接軌,重拾經濟動力。其中,公會認為政府應對稅務制度進行全面檢討,檢視各種稅務優惠是否行之有效,保持香港作為擁有簡單、低稅制的良好投資地點和聲譽。
事實上,過去3年的疫情使香港與國際連繫銳減,為創造更有利的營商環境以吸引外資,公會建議政府可為企業提供稅務優惠,包括為合資格地區總部獲得的相關利潤提供50%利得稅優惠、引入稅務虧損結轉,以及考慮為獨立的初創企業提供稅務優惠等。
另一方面,近年國際稅務有多項重大發展,對香港過往的稅制優勢帶來影響。例如經合組織的「稅基侵蝕及利潤轉移」(「BEPS」)2.0方案,以及歐盟對有害稅收實踐的檢討,均為納稅人帶來了不確定性。因此,公會認為政府需要提供更大稅務確定性,尤其在擬議稅法修改方面應盡早進行諮詢及清楚解釋新稅例,並為因稅制重大轉變而受影響的人士提供明確的指引和支援,相信有助吸引企業,特別是大型跨國公司進駐香港。
完善宜居環境留人才
另外,香港正面對人才流失,公會希望政府能推出措施令香港成為更宜居城市,吸引及留住人才。在稅務層面上,公會建議政府推出更多措施減輕納稅人的負擔,包括提供100%的稅務減免(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及利得稅的上限為10,000元)、檢討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下的個人免稅額,並檢討受撫養人的所有免稅額。其中,公會建議基本個人免稅額的調整幅度至少應與通脹同步,亦應提高免稅額未來調整幅度的透明度。
總括而言,公會建議政府盡快對稅務制度進行廣泛審視,包括檢討優惠稅制的有效性、研究擴闊稅基的可行方案等,並透過稅務措施吸引外資及人才,提升香港在國際社會的競爭優勢。
香港會計師公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