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大行估華經濟增長返「6字頭」

中國消費活動、樓市交投持續獲得政策扶持,即使在外需疲弱的前景下,仍獲多家投行或國際機構上調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加上1月信貸投放規模可能高達4.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單月歷史新高,且反映上游企業生產成本的上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跌幅勢收窄,將為今年揭開強勁開局。
繼野村、巴克萊及惠譽之後,瑞聯銀行亦出手把今年內地經濟增速預測由5.2%上調到6%。瑞聯亞洲高級經濟學家Carlos Casanova稱,中國當局解封防疫措施的時間,遠早過投資者預期,意味今年首季起內地經濟有望在消費帶動下復甦,而去年同期的基數效應亦有助推動增長。他預計,第二季將迎來經濟增長高峰,下半年將維持高於潛在水平的增速。
1月新增貸款或創新高
瑞銀證券宏觀團隊也預計,內地GDP增速或將在第二季出現明顯反彈。該行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認為,今年內地經濟有望顯著反彈,相比之下,歐美經濟面臨衰退風險,更成為北向資金在年初大幅淨流入A股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新春復市後A股市場情緒在邊際上有所回落,因有部分投資者正在觀察內地經濟復甦的力度與速度,並等待兩會期間的政策信號。
瑞聯相信,內地貨幣政策在今年上半年將加大穩增長的力度。綜合多家機構預測,1月新增貸款有望突破單月最高紀錄,如中金料約4.8萬億元,按年多增8,000億元,貸款餘額按年增速為11.3%,相比去年12月提高0.2個百分點。
全年來看,中金預計新增貸款及社融規模分別達22.6萬億元及33.5萬億元,按年多增1.3萬億元及2.5萬億元,惟需留意穩增長政策和弱需求之間的博弈仍將繼續,主要由於房地產、民間投資等領域信貸需求可能仍偏弱。PPI方面,其他經濟學家則考量到原油等國際大宗產品價格表現,料1月PPI按年跌幅可能進一步收窄,或僅跌0.2至0.5%。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