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宜趁機教導正確金錢觀
小朋友新年最開心的環節必定為𢭃利是,但家長通常會擔心小孩「大花筒」,會為他們「代勞」儲蓄。事實上,利是錢除了是長輩的祝福,亦是一個培養小朋友理財觀念的好機會,父母不妨乘機教導他們正確的金錢觀。
對於學前小童,家長可以與他們共同拆利是,在電子支付盛行的當下,利用真實鈔票及硬幣教導幼童認識不同種類貨幣,以免他們混淆「多錢」或「少錢」的觀念,例如以為兩張20元「多錢」過一張100元鈔票。
值得留意的是,家長應該在拆利是時,提醒小朋友利是的金額並非重要,而是長輩對自己新一年的祝福,要學懂感恩。
踏入小學階段,家長與其「斬腳趾避沙蟲」收起利是錢,不如嘗試將利是錢交給子女,讓他們有真錢在手,及教導他們在購物前列出清單及計劃,分清「想要」及「需要」的觀念。
鼓勵子女訂立儲蓄目標
事實上,儲蓄概念對小朋友來說較為抽象,家長可以與子女訂立一些細小的目標,例如他們想買的玩具或零食,並訂立儲蓄期限,鼓勵他們持之以恒去達到。同時,可以用「獎勵計劃」鼓勵小孩儲蓄,例如孩子每存100元,家長就多給他10元等。
教導小朋友最主要是身教,家長應以身作則,減少衝動消費;亦可培養子女的同理心,身體力行做善事,鼓勵子女在利是錢中撥出部分作捐款。最後,家長要對子女信任及尊重,既然讓他們自主學習運用利是錢,就應尊重其選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