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消費支出貢獻大減 零售額上月降1.8%

內地零售今年料有較好勢頭,可帶動經濟好轉。 內地零售今年料有較好勢頭,可帶動經濟好轉。
內地零售今年料有較好勢頭,可帶動經濟好轉。
內地3大引擎對經濟貢獻的比重今非昔比,資本形成、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去年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0.1%及17.1%,消費支出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明顯大減,由2020年的54.3%,到2021年的65.4%,已腰斬至去年的32.8%,意味往時為經濟「挑大樑」的地位褪色。不過,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相信,今年消費恢復會有較好勢頭,將帶動經濟好轉。
分析指出,昨揭盅的12月數據中,最大驚喜莫過於去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僅跌1.8%,遠好過預期的9%降幅,亦比11月的5.9%跌幅收窄。撇除汽車外,上月零售額達3.5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更是去年單月第二高。
法巴及野村均指出,大量民眾填補庫存需求,明顯提振零售。中西藥品類零售額上月錄858億元,按年及按月分別增39.8%及41.81%;糧油食品類亦升10.5%及14.16%,錄1,894億元;連上月汽車銷售亦趕於年底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結束前,按年轉升4.6%。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約43.97萬億元,按年轉跌0.2%,也勝預期。
工業全年增長3.6%
不過,康義指,去年消費市場受到疫情衝擊較大,居民消費意願下降,不敢及不便消費問題突出,但整個市場上月已在改善。新型消費發展亦加快,去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比約27.2%,按年提高2.7個百分點。
ING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料,今年首季零售將持續走強,消費活動或激增;製造業方面,物流受疫情影響的機會較低。12月工業增加值按年升1.3%,全年計增長3.6%,但當局稱,工業「壓艙石」作用已得到有效發揮,全年工業增加值達40.2萬億元,製造業增加值33.5萬億元,均居世界首位,而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36%。
內地零售總額按年變幅內地零售總額按年變幅
內地零售總額按年變幅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