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港企冀掀能源革命 農作物廢料變燃料

楊靖民於環保博覽展示生物煤(箭嘴示)。 楊靖民於環保博覽展示生物煤(箭嘴示)。
楊靖民於環保博覽展示生物煤(箭嘴示)。
「燃料」兩字通常令人聯想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其實木和農作物廢料壓成「顆粒」(Pellet)後也是。港企常森再生能源期望盡快把其生物質顆粒大舉擴產,產量一夠就有望推動生物質發電,掀起能源革命。
常森董事總經理楊靖民稱,以前該企從事木顆粒燃料,問題是馬來西亞廠房卻面對鋸木廠愈來愈少,漸漸不夠原料,斬樹造木顆粒又與環保背道而馳,見到農民往往把農作物廢料「就地燒、掟落海」,不如將其變成能源。
他指,蔗渣、椰子殼和花生殼等農作物廢料全球每年上千億噸,可滿足全球一年所有能源消費的幾倍,其實人類不用為能源供應惆悵。現時未普及的原因是生物質顆粒的物理特性欠佳,一濕水即廢武功,濕度高些又會降解,產生的甲烷隨時令顆粒自燃。
常森盼生物煤年產500萬噸
常森早前參與貿發局等舉辦的國際環保博覽,展示其暫時是全球獨家的「生物煤」。楊靖民介紹,這是常森運用自家技術把生物質顆粒烘焙,不添加任何東西,比很多公司以生物質顆粒為最終製成品是更進一步。不同一般生物質顆粒,常森的防水「生物煤」既方便儲存和運輸,磨粉後則可混合煤粉一同燃燒發電,其熱量與主流動力煤相若,煤電廠不用改動設備亦能變得更綠色,「買碳信用其實唔係真係做緊嘢減碳。」
另外,常森用的自家烘焙機比以前歐洲企業的嘗試成本低很多,可望提高生物質顆粒作為能源的成本優勢,烘焙的用電也是燃燒自家以稻殼和花生殼所製成的顆粒得來,大大減碳。
要令「生物煤」普及,楊靖民指,現時挑戰在於常森的年產量僅約30萬噸,「一間發電廠、一張單已經食晒(位於歐洲)」,期望產能5年內增到300萬至500萬噸,「技術已成熟,就好似麥當勞,開幾多間都係咁嘅方法……有間日本公司話『你做到1,000萬噸我就燒晒佢』。」常森現時一年營業額約一億元,資金更豐厚,擴產便更快,把廠房從緬甸拓展至更多地區,繼而吸引更多人從事「生物煤」,活化農作物的能源潛力。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