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強美元基礎生變 全球資本大挪移

去年美元出現史詩級的升勢,美元「一匯獨強」的局面,讓不少非美貨幣經濟體備受本幣匯率大貶值的衝擊,新興市場的美元債務償還負擔壓力空前,而輸入型通脹更令窮國度日如年。可是踏入新的一年,支持美元強勢的因素開始消退,相信能為全球大部分經濟體帶來喘息的機會,部分資金更會轉攻非美貨幣,有利於推動亞洲區的疫後經濟復甦。
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國貨幣政策下的美元變化,掀動全球避險需求之餘,更會對風險資產價格造成波動。過去一年,美國激進加息抗通脹,美元呈現「一匯獨強」,促使全球央行跟隨收緊貨幣政策,以免在息差擴闊下對本幣匯率造成巨大的貶值壓力和引發資本外流,即使是在俄烏戰爭下面對能源危機的歐元區,亦不得不持續加息抗通脹,可見強美元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極大風險。
過去一季,強美元的基礎開始消減,這可從4大發展判斷。其一,乃美國激進加息,對經濟表現造成後遺症,美國企業盈利增長放緩,陸續有涉及不同行業的大型企業宣布削減資本開支或裁員,以為迎面而來的經濟衰退作準備。惟至今聯儲局並未改變加息抗通脹的立場,意味這場衰退危機暫未見轉彎的餘地。
其次,雖然俄烏戰爭持續,但歐洲這個寒冬未出現嚴重的能源危機,天然氣價格亦已大幅回落,這使得歐洲央行持續猛力加息抗通脹的壓力緩減。
第三,日本貨幣政策出現逆轉的信號,所說的是日本央行上月作出一個令人意外的舉動,就是修改政策字眼,並擴大了債市干預的區間,被視為替今年退出極端寬鬆貨幣政策鋪路,致日債下跌,日圓回升,掀起全球風險資產波動。要知道,去年的強美元局面,一定程度也是歐洲和日本的政策令本幣表現積弱,避險資金別無他選下所促成的極端現象。
最後一個關鍵,就是中國。上月中國終於放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全面重啟經濟,且不斷加大力度化解內房危機,住建部更公開表示對樓市回升有信心,伴隨的是針對平台經濟與教育等產業的調控鬆綁,中國的防疫與宏觀政策大逆轉,讓全球經濟復甦動力增強,避險需求減退,資金重新將目光放在機會與回報之上,降低對美元避險的需求。
雖然美元升值周期見頂的信號已現,但以目前美國的通脹形勢,即使是因應經濟衰退風險而減慢或重新放寬貨幣政策,最快都是下半年甚至明年上半年的事,此前美元會維持反覆偏軟。至於亞洲地區經貿活動,會隨着中國重啟經濟而回復增長動力,有利凝聚共同發展經濟意欲,淡化美國提倡的反全球化力量。
所謂「花無百日紅」,去年美元獨強之勢,沒有日本的極端寬鬆貨幣政策和中國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難以成就,可是今年這兩大因素都生變,更重要的是美國的經濟狀態已不如前。本輪美元上升周期見頂,就成為今年投資市場一個主題,資金流趨分散,將為金融市場帶來波動,也會帶來新的機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