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中國貿盈進出口總值破頂

內地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國地位。 內地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國地位。
內地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國地位。
與俄去年關係趨緊密 雙邊貿易增30%創新高
儘管上月美元計價的中國出口創近3年來最大降幅,但內地去年全年整體貿易順差依然刷新紀錄,高達8,776億美元,全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更首次突破40萬億元人民幣關口,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國地位。不過,市場更聚焦中國與俄羅斯貿易愈趨緊密的關係,中俄雙方的貿易總額去年創下1,884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去年2月爆發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影響牽連甚廣且遠,西方國家制裁行動加劇,導致中俄經貿關係變得複雜化。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周五坦言,去年內地對俄進出口總值達1.2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佔內地全年外貿進出口總值的3%。從規模看,2022年中俄貿易保持穩步增長,雙邊貿易額再創新高。
需求萎縮 輸往美歐急降
參考Wind數據統計,中俄雙方去年貿易金額約1,884億美元,按年大升近三成,中方對俄國更錄得359億美元貿易逆差,較2021年急增超過兩倍。有業界分析指,俄羅斯去年對中國的石油天然氣輸出或倍增。呂大良昨曾提及,內地去年的原油、天然氣和煤炭等能源產品合計進口3.19萬億元,按年激增40.9%,佔進口總值的17.6%。
惟去年12月中俄貿易卻急速放緩,內地對俄國由去年7月以來的強勁出口規模出現按月縮水,據估算上月按年只增8.3%,自俄進口亦僅升逾7%,兩者增速均較11月顯著減慢。
反觀中國主要出口目的地,以美元計價,上月對美國、歐盟出口分別按年急降18.4%及17.9%,或反映高通脹導致全球需求萎縮、內地疫情轉變的階段性影響。由於中國去年12月開始逐步撤減防疫管制,疫情升溫一度影響到國內需求。
上月出口跌9.9% 略勝預期
不過,若按季來看,中國外貿數據仍保持理想。海關總署續指,全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2.07萬億元,按年增7.7%,在去年第三季狂飆至11.3萬億元的季度新高後,上季續保持11萬億元水平。單計去年12月,以美元計出口按年跌9.9%,進口亦跌7.5%,但均好過市場預期的10%及9.8%跌幅,貿易順差更擴大至780.1億美元,高於11月的692.48億美元。
投行野村預期,隨着內地優化應對新冠疫情的政策,供應中斷問題將會消退,但全球經濟放緩、後疫情時代市場需求將從商品轉向服務等,可能會在今年繼續對內地出口構成壓力,暫料今年出口前景仍較負面。鑑於出口正在惡化、被壓抑的需求溫和及房地產行業遭受重創,預計內地政府將維持其寬鬆政策的立場。
值得留意是,今年美元匯率明顯轉弱,加上外界對內地重啟經濟的信心不斷加強,人民幣正加速逆轉,或進一步帶動內地進口貨物的購買力。大華銀行亦指,在外需加速下滑,發達經濟體面臨衰退風險之際,今年內需將成為中國更重要的增長動力,而內地重新開放邊境及被壓抑的需求釋放,有望導致內地私人消費數據呈V形反彈,這也是今年內地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逾5%所需。
中國去年外貿數據穩升中國去年外貿數據穩升
中國去年外貿數據穩升
中俄雙邊貿易總額中俄雙邊貿易總額
中俄雙邊貿易總額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