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港經濟隱患多 回勇恐待明年

有分析認為,在多重不明朗因素影響下,香港復常之路仍長。 有分析認為,在多重不明朗因素影響下,香港復常之路仍長。
有分析認為,在多重不明朗因素影響下,香港復常之路仍長。
憂通關疫情升溫損需求 零售旅業餐飲復常路遙
中港正式通關後首個交易日降臨,即使上周五港股倒跌收場,但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靠穩。本港多位經濟學家亦指出,通關時間比初期市場預期快,中國經濟重啟穩增長步伐,將帶動本港各行各業,甚至不排除上調今年香港經濟增長預測。不過,另有分析指疫情捲土重來的風險、人才流失問題,成為港經濟短中期面對的挑戰。
滙豐銀行環球研究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晶指,該行去年預測香港2023年本地生產總值(GDP)達3.5%,但當時未預料到中港兩地於本月內通關及內地快速重新開放邊境,相信實際表現會勝預期。
星展銀行(香港)經濟研究部經濟師謝家曦預告,本港去年第四季GDP數據公布後,該行可能進一步上調2023年GDP增長預測,但按原預測增長3.8%計,已恢復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他又相信,農曆新年假期後,1月零售數據將出現大幅反彈,特別是中港通關帶來報復式消費,料今年零售銷售預測將有10%上調空間,而失業率將從去年9至11月的3.7%進一步下降到2.8%。
惟有意見認為在不明朗因素下,香港復常之路仍長。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陳進來稱,通關將振興本港旅遊業、零售業及跨境經濟活動,但不太可能抵銷本地金融息口上升及外部需求疲弱帶來的龐大阻力,料香港經濟2024年下半年才能恢復到2018年第四季水平。
餐飲界缺6萬名從業員
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亦有相似看法,認為隨着港府上月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加上與內地逐步通關,有利本地私人消費及零售活動,但有機會導致本地疫情再度升溫,且主要央行持續收緊貨幣政策,打擊部分需求,預料整體零售銷售仍需要一段時間,方可重上疫情前每月平均400億元的規模。
兩地首階段正式通關後,本港首個大型商貿盛事亞洲金融論壇將於周三及周四舉行,獲財金官員明言高度重視,更邀請多位財金界猛人包括滙豐控股(00005)主席杜嘉祺、渣打集團(02888)主席韋浩思等參與論壇,正被外界視為香港金融強勢能否復常的一大考驗。
事實上,人才流失恐成為拖慢本港復原時間另一大元兇。外媒引述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楊淑芬指出,由於航班運力有限和人員配置問題,旅遊業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完全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香港餐飲聯業聯會會長黃家和近日亦撰文指,過去3年受防疫措施影響,餐飲業損失收入以百億元計,導致食肆倒閉或改變營運模式,不少從業員已離開行業,目前欠缺6萬名前線從業員。
美CPI增幅料降至6.6%
外圍消息方面,美國勞工統計局將於周四公布上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市場料該數值的按年增幅將回落至6.6%,相當於2021年10月以來低位。若物價升溫壓力減退,則意味加息步伐可望繼續放緩,利好市場氣氛。另本周美股即將進入業績期,包括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等金融業巨頭均於本周五放榜,料為後市帶來更多啟示。
本周環球財金焦點本周環球財金焦點
本周環球財金焦點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