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穩內房撐民企 打好復甦攻堅戰

過去3年,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在疫情防控的天秤兩端,兼顧人民健康性命和經濟發展,一方面作出了「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考量,同時整體經濟保持着超過4%的年均增長,絕非一件易事。到了近月,考慮到疫情與內外經濟形勢變化,當局調整防疫策略,讓全國進入朝向後疫情時代的過渡期。面對疫情反彈,新歲經濟開局艱難,是時候調整平台經濟的監管政策,配合政府推出更積極的財政政策,全方位穩經濟,提振市場信心,迎接經濟復甦曙光的來臨。
有別於其他主要經濟體,這幾年內地主動着手整頓資本無序擴張,強化平台經濟,持續調控內房業,為市場去槓桿、強監管,目的是在美國瘋狂放水引發的超級泡沫下,率先抽身,好為美國貨幣政策大逆轉帶來的震盪作好準備。果然,去年聯儲局激進加息收水,美元獨強,一眾非美貨幣陷入大幅貶值的漩渦,資產泡沫爆破壓力巨大,若非率先着手「去泡」,放任資本亂象發展,後果難以想像。
踏入新一年,歐美經濟衰退的風險甚高,外部景氣展望不容樂觀。至於內地,持續的「動態清零」政策後遺症湧現,製造業和服務業持續陷入「斷鏈」狀態,經濟與市場信心皆受打擊,內循環戰略備受挑戰,政策不得不思變。近月內地防疫政策來個「180度」轉變,轉身來得急,痛點自然高,也冀能盡量縮短邁向經濟正常化前的過渡期。
要成功捱過這個難關,除了要加大政府財政政策支持外,也得在重點產業的策略上作出調整。近十多年,推動中國經濟增長主要靠兩大動力,就是房地產和平台經濟。針對房地產市場,積極化解內房債務問題,確保不誘發系統性風險,誠乃當務之急。見到上季以來,財金部門積極統籌市場資源,全力疏通重點房企融資渠道。這穩大局的關鍵拿捏準確,接下來得把握時間設法擴大需求,釋放增長動力。
一直引領民營經濟高速發展的平台經濟,近幾年備受監管整頓打擊。到了如今,產業治理得進入新的階段,就是大力發展數碼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台經濟發揮技術優勢,引領民營企業提速發展,創造就業,務求全面撬動固定資產投資、消費與工業生產,加快信心回復和景氣復甦。畢竟,要扭轉眼前的經濟頹勢,單靠政府財政擴張,大灑金錢,並不足夠。若能善於利用平台經濟,釋放民營經濟活力,有望起到「四両撥千斤」之效。
誠然,這幾年內地在針對企業的紓困政策、確保全國物流暢通和重點產業鏈供應,以致保障民生物資供給穩定,保持物價穩定等各方面,取得顯著的成效,也為眼前「平穩轉段」、重啟經濟打下穩健的基石。今年內地經濟的起點雖然較低,但也意味接下來的後疫情時代,經濟回彈的潛力亦會較強,須全力確保內循環作極地反攻,作為應對今年歐美等外部需求不穩、推動國際資金向東流的重要戰略。無論是企業抑或個人投資者,得保持信心與定力,謹記「疫」景既現終點,經濟復甦的曙光並不會遠矣。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