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洽人幣買油 沙特勢拒接納

中國能否用人民幣購入原油,關係到中美博弈的勝負。 中國能否用人民幣購入原油,關係到中美博弈的勝負。
中國能否用人民幣購入原油,關係到中美博弈的勝負。
學者:收美元更符合利益 國際化提速才可商議
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國(OPEC+)去年10月初調低日產量200萬桶,一度令美國總統拜登震怒,上月中國政府高層訪問沙特阿拉伯、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時,更見縫插針地提出開展石油和天然氣貿易人民幣結算。不過,中國與中東國家經貿關係日益緊密,能否發展成中國用自己發行的貨幣從外國購買「工業血液」,關係到中美博弈,並非坦途。
專研中東事務的德州農工大學教授高斯(F. Gregory Gause III)早前撰文,指沙特去年10月一反以往做法,於拜登面對中期選舉民意考試前夕與俄羅斯聯手減產,原因之一是氣候變化促使各國減少使用化石燃料,沙特必須着手「後石油時代」的生計,趁油價尚處高位時盡量套現,推動經濟多元化,亦在削減水電補貼、開徵消費稅等改革的同時給國民「派糖」。
亦有不少分析指出,美國頁岩油產業發展成熟,成為原油出口國,與中東產油國變成競爭對手,且拜登政府撤軍阿富汗,也令美國與沙特的盟友關係起了變化,而且在俄烏戰爭中,俄羅斯所受到的制裁,產油國看在眼裏。沙特圖加強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經貿關係,既為原油供應覓出路,也有助分散美元風險。中金公司指出,中國12個主要原油進口國中,6個已支持石油貿易人民幣結算,進口額佔整體58%,市場關注人民幣國際化能否乘着美國和沙特關係出現變數而殺出重圍。
不樂見出現價差套戥機會
不過,曾在探討人民幣國際化的專著中預測,人民幣國際地位10年後僅次美元和歐元的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黎麟祥也認為,沙特應不太願意接受中國用人民幣買石油,皆因沙特本身偏好收美元,其作為數一數二的產油國有很強的議價能力,依賴進口原油的中國恐怕也無可奈何,而且沙特勢不樂見原油分開用人民幣和美元計價後出現價差套戥機會,這也是為何絕大多數商品只用一種貨幣計價(往往是美元)。
高斯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原油用美元定價毫無疑問是美元今日國際地位的支柱,可是美元的國際地位遠不限於油市,就算沙特出口原油減少美元定價,也不見得會重創美元的國際地位,更何況美元「出事」會動搖沙特貨幣里亞爾與美元掛鈎的制度、不利該國運用石油出口收益所積攢的大量美元資產,換言之維持美元的地位符合沙特利益。
與華眉來眼去僅想做生意
他不認為沙特很想與美國「分手」,不見得沙特透過靠近中國跟華府討價還價。沙特是想增強與中國的經貿往來,主要是中國市場有增長,中國拉攏沙特可以繼續掃沙特原油、增加對該國的直接投資,甚至售賣軍備,可是中國是否願意、又能否給予海灣國家與美國相當的安全保障,存在疑問,況且中國也要維繫與沙特宿敵——伊朗的關係。
高斯又指,要沙特等海灣國家接受中國用人民幣買能源,前提是人民幣在境外的交投量和流通量大幅提高,所以邏輯上應該倒過來,人民幣國際化推動中東國家接受人民幣買能源。
中金促先提升經濟競爭力
不過,正如東京電子出口半導體設備用日圓計價可見,工業實力也是一國推廣本幣國際使用的機遇。
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現在去全球化的大環境下,資本帳開放是重要,實體經濟競爭力的意義也在上升,所以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應該更加重視實體經濟的競爭力和科技創新,以貿易和實體投資夥伴關係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在支付和金融領域的合作。
該行認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的經濟有很強的互補性,中國要石油和天然氣,同時可以提供多種科技硬件,新能源和新基建成新的增長點。沙特王儲穆罕默德‧薩勒曼推動經濟轉型的「願景2030」大計中,可再生能源項目佔2,000億美元,預算僅次於打算全用可再生能源、造價5,000億美元的高科技城市「新未來城」(NEOM)。
一國貨幣國際化的條件,除了本國經濟規模及幣值的穩定性外,還有資本市場的發達程度,主要看金融工具的便利性、換手率和多元化,另外就是「網絡效應」,就像全世界學英文方便溝通一樣。中金指,上海原油期貨的成交量已躋身全球三甲,僅次於布蘭特期油和紐約期油,中國國債亦可成為對全球安全資產的重要補充。
中國進口原油5大來源地中國進口原油5大來源地
中國進口原油5大來源地
高斯認為,即使沙特出口原油減少美元定價,不會重創美元地位。高斯認為,即使沙特出口原油減少美元定價,不會重創美元地位。
高斯認為,即使沙特出口原油減少美元定價,不會重創美元地位。
中國主要石油進口國<br>人民幣結算情況佔比中國主要石油進口國<br>人民幣結算情況佔比
中國主要石油進口國
人民幣結算情況佔比
人民幣國際化或可推動中東國家接受人民幣買能源。人民幣國際化或可推動中東國家接受人民幣買能源。
人民幣國際化或可推動中東國家接受人民幣買能源。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