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經濟反彈需時半年

內地防疫政策急轉彎,惟報復式消費力度可能低於預期。 內地防疫政策急轉彎,惟報復式消費力度可能低於預期。
內地防疫政策急轉彎,惟報復式消費力度可能低於預期。
全面開放時機不完美 惠譽憂零售續低迷
中國放寬入境防疫大門的歷史性一刻,成為明年1月的重頭戲,惟各大行對於內地快過預期的「鬆綁」防疫措施仍不敢過於樂觀。更有大行坦言,敞開大門的時機並不完美,因歐美可能在明年上半年陷入溫和衰退。國際評級機構惠譽預計,由於疫情迅速傳播延緩外出購物需求,短期內地零售銷售增速料維持低迷狀態;亦有外資貿易商估計,內地經濟活動要待明年下半年才會復常。
惠譽指出,一旦內地疫情如海嘯式爆發,恐導致勞動生產率受損,及製造業供應鏈大範圍遇阻。物流不暢,疊加消費者為避免接觸快遞員或受污染的包裹而減少網購,網上商品的零售銷售表現也將受到影響。近期有報道指,內地速遞公司員工感染率上升,或造成訂單取消及分派中心和配送站貨物積壓。
ING:歐美邁衰退不利外需
在華外商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早有心理準備。日本貿易商伊藤忠商事社長石井敬太近日對外表示,對重建世界經濟來說,美國及中國兩大國取態均屬關鍵。內地嚴格防疫方針已明顯轉向,坦言須做好疫情會出現暫時性擴大的心理準備,也有機會面臨艱難的處境。考慮到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經濟活動復常或需等到明年下半年。
儘管內地民眾將逐漸不再視新冠病毒為一大威脅,但經濟能否復甦或需多久復常,卻是中外關注的重點。荷蘭國際集團(ING)銀行大中華首席經濟師彭藹嬈指,這實際上是關乎經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的問題。現時內地政府為重啟經濟,通過放寬防疫措施,甚至消除大部分出入境限制,但棘手的是時機並不完美。
該行認為,美國和歐洲可能會在明年上半年陷入溫和衰退,將導致外需下降,內地出口相關活動包括製造業亦應放緩,意味內地經濟的復甦之路將遭受破壞。
不過,彭預計內地政府將增加財政力度以支持經濟,包括繼續建造未竣工的房地產項目,計劃更多交通、能源和技術基礎設施的項目。
花旗估境內遊將初步復甦
當下內地經濟初現曙光,其中旅遊業界可能率先受惠,另一大行花旗指出,針對即將到來的元旦和農曆新年長假檔期,看到境內遊會有初步復甦的迹象,先前預測出境遊可能從第二季開始復甦,並在2024年達到有意義的復甦狀態,該預測現時或有「上行空間」。
野村亦相信,防疫措施放寬或有助推動內地跨境旅遊行業的復甦,尤其是該行業在過去3年受到沉重打擊。該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指,內地重啟經濟箭在弦上,明年經濟復甦在即。但最近市場出現一股過於樂觀的情緒,甚至有專家提出明年增長7至8%的願景,原因是考慮到今年的低基數,增速或不足3%,明年增速有望接近2021年的8.4%水平。
然而,陸挺認為,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市場需適度降低對明年經濟復甦力度的預期;又估計疫情第一波大爆發將拖累明年首季經濟,而明年內地出口亦將大幅放緩,而報復性消費和房地產投資回升的力度也可能低於預期。故該行預計,內地經濟明年增速可能在5%左右,低於5%機會還相當大。
內地放寬入境防疫措施影響內地放寬入境防疫措施影響
內地放寬入境防疫措施影響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