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68%港人習慣儲蓄 擁59萬才夠安全感

劉燕卿指出,調查結果反映不少市民擁有危機意識。 劉燕卿指出,調查結果反映不少市民擁有危機意識。
劉燕卿指出,調查結果反映不少市民擁有危機意識。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公布香港人「儲蓄安全感」調查結果,發現68%受訪者表示有儲蓄習慣,按年增加5個百分點,為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最高;而受訪者認為,平均擁有約59萬元儲蓄才獲得足夠「安全感」,金額較去年上升逾兩成。該委員會主席劉燕卿指出,數據反映不少市民擁有危機意識,會較審慎評估個人財政狀況,認為在目前環境下要增加儲蓄才能安心。
月均儲錢升至7700元
調查由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於8至9月透過電話形式訪問逾千名港人,發現有儲蓄習慣的受訪者每月平均儲蓄金額按年上升17%至7,700元;近六成認為儲蓄的首要目的在於「應付不時之需」,比率較去年大幅上升20個百分點,為調查5年以來最高。該研究所副所長鄭宏泰認為,在疫情持續及經濟前景仍未明朗下,香港人較以往更重視儲蓄,並積極透過儲蓄為未來轉變作好準備。
今年港人就個人現時儲蓄所帶來的「安全感」評分微跌至51.4分,為歷屆最低,其中近三成受訪者的個人「儲蓄安全感」略嫌不足,自我評分低於50分。
此外,今年調查特意訪問18至29歲年輕港人,發現即使年輕人儲蓄習慣及能力有所下降,但仍有六成年輕人表示自己有儲蓄習慣;每人每月平均儲蓄金額約5,000元,較去年低約一成。擁有全職工作的年輕港人當中,七成有向父母或家人給予家用或生活費,每月平均金額近5,000元;當中近八成表示若收入增加,會願意增加家用的金額,約為新增收入的三成。
多數受訪者揀做定存
港人儲蓄習慣方面,82%受訪者主要透過銀行活期或定期存款進行儲蓄,比率按年大幅上升10個百分點;透過投資股票、債券及基金及購買儲蓄保進行儲蓄的受訪者則只有21%,反映在經濟不明朗下,港人更傾向選擇穩健的方法進行儲蓄。
按存保計劃成員(即本港持牌銀行)的申報,去年內計劃成員持有的相關存款總額為24,720億元;存保計劃保障市民一旦銀行倒閉,每名存款人在每間銀行最高可獲50萬元存款保障,當中近九成存款人的存款獲全面保障。劉燕卿透露,當局明年第二季會檢討計劃,包括存款保障額,但要平衡存款人利益及成本開支。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