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須設法穩預期 股市風向助展眉

內地的防疫政策由極端的「動態清零」轉變過來,由於感染個案由極低基數反彈,相信須經歷一段疫情「復常期」,才能真正展開經濟復甦。這段時間,當局最重要的,是設法穩定市場預期,止住「悲觀」情緒延續下去,這關係到內部需求,也影響到固定資產和外來投資。問題是,客觀上短期經濟活動仍受感染數字「大反彈」的掣肘,要有力穩預期,也許得靠從資金面率先進入股市布局經濟復甦賽,帶動財富效應,並締造有利的企業融資環境,確保各方能安度這個非常時期,重納正軌。
挨年近晚,距離春節僅一個月,按理不少內地居民都開始回鄉過年。惟今年特別之處乃早前持續的封城防疫,大大影響製造生產與民生經濟,不少民工與小商戶「冇啖好食」,已提早回鄉,故今年春運緊張情況料不復往年。
更重要的是,由於「動態清零」防疫政策逐步退場,內地的感染人數將無可避免由人為的極端低基數大幅反彈,不少企業營運都面對工人「缺崗」的問題,經濟幾可肯定尚要一番煎熬,待這個防疫「正常化」的過程底定下來,經濟才能邁步展開復甦。
上周舉行的中國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聚焦提振市場活力和民營經濟。本周初即傳來這兩年被監管大棒重點打擊的科技巨企,獲新上任地方高層前赴考察,意味監管問題有望告一段落。事實上,民營企業擔當着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角色,監管正常化,讓具代表性的科技巨企業務重展活力,帶動投資,讓投資者對企業以至經濟前景改觀,相信此舉效果比降準「放水」更實際,皆因當前內地市場最缺的是「信心」二字,信心不足,更多「放水」亦事倍功半。更何況,從穩定人民幣匯率的角度,實不容許內地當局步美國後塵,無限量放水。
因此,鬆開核心科技產業的嚴格監管,讓民營經濟再次擔當起經濟增長的「領頭羊」角色,可謂戰略的一步。事實上,如今科技巨企佔股市指數重大比重,若能讓市場對這些重磅中資股的盈利前景改觀,有助引發股市重估,讓中資股估值走出目前的低潮。股市表現往往行先經濟,讓股市重現活力,不但有利於增加企業融資的渠道,尤其是助房企燃眉之急,股市上升所帶來的財富效應,既有助刺激消費,帶動投資,推動經濟全面復甦,也有利引導居民資金投資多元化,改變過去偏重房地產投資的局面,平衡經濟風險。
事實上,雖然過去3年內地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但外資並未有減少對投資內地的興趣,尤其是不少美資金融機構都積極布局內地金融市場。在經濟復甦步履尚未穩定的刻下,當局更宜加大金融業改革開放的引資力度。昨日傳來兩地監管機構公布將擴大滬深港通合資格股票範圍,包括港主要上市外國公司,此舉料有助提供兩地股市的流動性,既能為國際投資者提供更多的A股選擇,鞏固香港引領國際資金投資內地的「門戶」角色,也能為內地居民提供更多國際企業股票的投資選擇,策略意義重大,效益值得期待。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