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兩強脫鈎有代價 美債恐失大買家

美國無所不用其極打壓中國崛起,近季在半導體方面的圍堵不絕於耳,再有一批以半導體為主業的中國企業納入實體名單,諸如此類的制裁無日無之,是不折不扣的經濟霸凌。美國既要全力推動中美脫鈎,中國無必要再花費大量資源增持美國債券。近日傳來中國連月減持美債,持有量降至逾12年新低,實不意外,相信減持之舉將成趨勢,意味美債將失去一個大買家!
科技戰成為兩強爭霸的主戰場,無可否認,美國的半導體技術仍領先全球,中國的科技發展過於依賴美國,如今被美國卡脖子,就只有全力加大自主研發,冀能應付美國的圍堵。惟美國的行為,充其量是減慢中國的發展步速,卻無法遏止中國崛起,各項圍堵只有加大中國實現晶片自給自足的決心。
當然,中國科技既受無理打壓,就得更善用本國資源,投放在具戰略意義的領域,而不是一邊捱打,一邊買敵人資產助其「填氹」。所講的,乃中國一直是美債的海外大買家,持有量僅次於日本。可今年以來,中國對美債是沽多買少。相對於去年12月中國的美債持有量近1.07萬億美元,對比最新公布的今年10月的持有量僅9,096億美元,即是不足一年已減持近1,600億美元(約1.1萬億元人民幣),可不是小數目,剛好中國傳擬斥一萬億元人民幣財政補貼與稅務優惠以撐本地半導體產業發展。
事實上,今年以來,減持美債的不獨是中國,日本亦已連續4個月拋售美債,持倉量創逾3年新低。多國減持美債,除了自身財政與市場資金流等因素之外,也或多或少反映對美元資產與美國經濟風險的考量。今年以來美國聯儲局激進加息,至今本輪加息周期何時完結,尚不明朗,皆因通脹依然高企,且經濟正現衰退風險。美國繼續加息,美債價格得看跌一途,需求趨降是無可避免。更何況,美國政府長期依賴印鈔度日,債台高築,在資產配置和安全角度,減持美國資產,增加大宗商品如黃金等多元化資產配置,頓成國際主流。
再講,在俄烏戰爭中,美國對俄羅斯作出的制裁,凍結俄央行在美元資產儲備,此舉也令包括中國等國家對外儲中美元資產的安全性存疑,得尋求逐步降低美元資產佔比,以確保儲備資產的金融安全,這也加速了全球「去美元化」的趨勢。
是故,從投資展望、金融安全,以至資產配置組合策略和去美元化等因素考慮,中國不缺減持美債的理由。更何況,美國針對中國的霸凌手段愈發嚴重,中國得正視兩國經濟脫鈎風險。當然,刻下美元仍為世界第一國際儲備貨幣,減持美元資產只能以長期緩慢有序的方式進行,不可能一步到位;惟同時也得加快金融開放,在國際貿易上增加使用本幣交易結算,並借力打力,提速人民幣國際化步伐。
與其將減持美債看待成還擊美霸的武器,更貼切的說法,應該是中國自保之舉。美國既容不下別人共處,得正視美債買家流失。若美債市場最終逃不過一場「完美風暴」,都是美國咎由自取。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